庐山真面目的解释
比喻事物的真相或人的本来面目。解释
lú shān zhēn miàn mù拼音
宋·苏轼《题西林壁》诗:“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出处
廬山真靣目繁体
lszmm简拼
ㄌㄨˊ ㄕㄢ ㄓㄣ ㄇㄧㄢˋ ㄇㄨˋ注音
常用成语程度
五字成语字数
中性成语色彩
作主语、定语、宾语;用于人或事物用法
偏正式成语结构
古代成语年代
真相大白 庐山真面近义
善作诗今只一家,方见庐山真面目也。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四十七回例子
the truth of something翻译
庐,不能读作“hù”。正音
- 庐山三面临水,烟云弥漫,千岩万壑,气象万千,人在山中,难以窥得全面真貌。比喻不易窥知的事物真相或人的真实面貌。语出宋.苏轼〈题西林壁〉诗。【例】久仰大名,今日得见您的庐山真面目,真是荣幸之至。
- 庐山三面临水,烟云弥漫,千岩万壑,气象万千,人在山中,难以窥得全面真貌。语出宋.苏轼〈题西林壁〉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总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比喻不易窥知真相的事物。《野叟曝言》第四七回:「善作诗兮只一家,真属夫子自道;待野拙细细解出,方见庐山真面目也!」也作「庐山面目」。
- 比喻事物的真相或原本面目。语出宋.苏轼〈题西林壁〉诗。
- 宋.苏轼〈题西林壁〉诗(据《苏东坡全集.前集.卷二三》引)横看成岭1>侧成峰2>,远近高低无一同。不识庐山3>真面目,只缘4>身在此山中 〔注解〕 (1) 岭:相连的山。 (2) 峰:高而尖的山头。 (3) 庐山: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南。三面临水,西临陆地,万壑千岩,烟云弥漫。中有白鹿洞、墨池、玉渊等名胜,西北有牯岭,为避暑胜地。相传周武王时,有匡俗兄弟七人结庐此山,后登仙而去,徒留空庐而得名;一说以庐江得名。 (4) 缘:因为。
- 庐山三面临水,烟云弥漫,千岩万壑,气象万千,人在山中,难以窥得全面真貌。因此,宋代文人苏轼有一首〈题西林壁〉诗,即是描写庐山的奇景。前两句写出了庐山群峰的千变万化,横看是连绵不绝的山岭,侧看又是陡然峭立的奇峰。随著观看山岭位置高、低、远、近的不同,看到的景色也随之而异。后两句则描述在庐山中,根本无法看清整个庐山的全貌。道出了人身在事物中,往往无法看清它的真相,暗喻「当局者迷」的意涵。后来「庐山真面目」就被用来比喻事物的真相或原本面目。如《野叟曝言.第四七回》:「善作诗兮只一家,真属夫子自道;待野拙细细解出,方见庐山真面目也!」
《庐山真面目》包含的汉字
-
庐(廬)lú房舍:茅庐。庐墓(a.古人于父母或老师死后,服丧期间守护坟墓,在墓旁搭盖的小屋居住;b.庐舍和坟墓)。姓。笔画数:7;部首:广;笔顺编号:4134513
-
山shān地面形成的高耸的部分:土山。山崖。山峦。山川。山路。山头。山明水秀。山雨欲来风满楼(喻冲突或战争爆发之前的紧张气氛)。形状像山的:山墙(人字形房屋两侧的墙壁。亦称“房山”)。形容大声:山响。山呼万岁。姓。笔画数:3;部首:山;笔顺编号:252
-
真zhēn与客观事实相符合,与“假”、“伪”相对:真诚。真谛。真挚。真心。逼真。认真。真才实学。真知灼见。确实,的确:真好。真正。真切。清楚,显明:看得真。咬字很真。本性,本原:纯真。天真。人的肖像:传(chu俷 )真。写真。汉字的楷书:真字。真书。真草隶篆。姓。实伪假笔画数:10;部首:目;笔顺编号:1225111134
-
面(⑧面??麵)miàn头的前部,脸:脸面。颜面。面目。面面相觑。用脸对着,向着:面对。面壁(a.面对着墙;b.佛教指面对墙壁静坐修行)。事物的外表:地面。面友(表面的、非真心相交的朋友)。面额(票面的数额)。方位,部分:前面。反面。片面。全面。多面手。量词,多用于扁平的物件:一面鼓。会见,直接接头的:当面。面议。面晤。耳提面命(“耳提”,提着耳朵叮嘱;“面命”,当面指教,形容教诲殷切)。几何学上指线移动所生成的形迹,有长有宽没有厚的形:平面。曲(q?)面。粮食磨成的粉,特指小麦磨成的粉:面粉。面食。面包。粉末:药面儿。由面粉和水做成的条状食物:面条。食物含纤维少而柔软:这种瓜很面。里背点笔画数:9;部首:面;笔顺编号:132522111
-
目mù眼睛:目光。醒目。历历在目。目指气使(用眼光和气色示意以役使别人,形容骄横傲慢的神志。亦作“颐指气使”)。看,视:目语。目论(喻没有自知之明或浅陋狭隘的见解)。想要达到的地点、境地或想要得到的结果:目的(d?)(亦指箭靶的中心)。大项中再分的小项:条目。纲举目张。名称:数目。巧立名目。标题:目录。生物学分类系统上所用的等级之一,在“纲”以下,“科”以上:鸟纲中有雁形目和鸡形目。孔眼:网目。指为首的人:头目。纲笔画数:5;部首:目;笔顺编号:25111
网友查询:
- lóng guī dà hǎi 龙归大海
- gǔ qí xiāng dāng 鼓旗相当
- lín jiǎo fèng jù 麟角凤距
- hè guī huá biǎo 鹤归华表
- xián huā shǎo tí 闲话少提
- fǔ dǐ chōu xīn 釜底抽薪
- jīn yìn rú dǒu 金印如斗
- chéng zhì jīn kāi 诚至金开
- yí jué zhī móu 诒阙之谋
- fēng hé yǐ jù 蜂合蚁聚
- cáng tóu lòu yǐng 藏头漏影
- zì kuài yǐ xià 自郐以下
- dǎn chàn xīn hán 胆颤心寒
- zhī wén dá lǐ 知文达礼
- juàn juàn zhī xīn 眷眷之心
- dào líng yǎn ěr 盗铃掩耳
- shòu gǔ líng dīng 瘦骨零丁
- jiāng fān hǎi fèi 江翻海沸
- yǒng chuí zhú bó 永垂竹帛
- máo fà jiē shù 毛发皆竖
- gēn yá pán cuò 根牙磐错
- zhū yán lǜ bìn 朱颜绿鬓
- wú míng zhī bèi 无名之辈
- wén fáng sì wù 文房四物
- zhěng zhěng qí qí 整整齐齐
- zhuàng zhōng chuī luó 撞钟吹螺
- jiē qiè tàn náng 揭箧探囊
- zé dì ér dǎo 择地而蹈
- xīn chí shén wǎng 心驰神往
- nòng yuè cháo fēng 弄月嘲风
- páng méi hào fà 庞眉皓发
- xí bù xiá wēn 席不暇温
- suì yù qí mù 岁聿其暮
- jū cháng zhī ān 居常之安
- jìn rú suǒ qī 尽如所期
- ān xīn lè yè 安心乐业
- jiāo róu zào zuò 娇揉造作
- míng gōng jù rén 名公钜人
- quán shī bó tù 全狮搏兔
- jiāo kǒu jiàn yù 交口荐誉
- bù xiū dāng miàn 不羞当面
- bù shī jiù wù 不失旧物
- bù kě shōu shí 不可收拾
- sān jiào jiǔ liú 三教九流
- wàn lèi bù qí 万类不齐
- yī chù jí fā 一触即发
- shī bài shì chéng gōng zhī mǔ 失败是成功之母
- tài shān bù ràng tǔ rǎng, gù néng chéng qí gāo 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