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的组词

地户 dì/de hù1.地的门户。古代传说天有门,地有户,天门在西北,地户在东南。因称地之东南为"地户"。 2.泛指大地。 3.土地的所有者。 4.租种他人土地的人家。犹佃户。 5.道教称人的鼻子。
地脉 dì/de mài/mò亦作“地脈”。1.指地的脉络;地势。2.指地下水。3.地中穴道。4.旧时迷信风水者谓地形好坏。
地衣 dì/de yī/yì1.即地毯。 2.低等植物的一类。植物体是菌和藻的共生体,种类很多,生长在地面﹑树皮或岩石上,特别能耐干﹑寒。 3.车前草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五.车前》。
刷地 shuā/shuà dì/de1.亦作"刷的"。 2.犹言一下子。突然。
名地 míng dì/de1.名胜之地。 2.名声与地位。
方地 fāng dì/de1.大地。古谓天圆地方﹐故称。
没地 méi/mò dì/de1.人死埋葬于地下。借指寿终,死。语本《左传.隐公十一年》:"若寡人得没于地,天其以礼悔祸于许,无宁兹许公复奉其社稷"。 2.谓导致覆灭的危险地形。 3.沦陷的国土。
纥地 hé/gē dì/de1.笑声。
地妖 dì/de yāo1.谓大地上所发生的反常怪异之事。语本《左传.宣公十五年》:"天反时为灾,地反物为妖。"杜预注:"羣物失性。"孔颖达疏:"言其怪异谓之妖。"
地着 dì/de zhuó/zháo/zhāo/zhe1.谓定居于一地。
地轮 dì/de lún1.地球。
地里 dì/de lǐ1.两地相距的里程。 2.土地﹑山川等的环境形势。 3.指地理之学。 4.区域;区划。
情地 qíng dì/de1.亲族地位。 2.处境;置身之地。
面地 miàn dì/de1.脸面俯伏至地。表示钦佩之诚。
轻易地 qīng yì de1.毫不费力:轻而易举。 2.随意。
天地良心 tiān dì liáng xīn天知地知,自己也问得过良心,确实没有说假话、做坏事。
就地取材 jiù dì qǔ cái就:随。在本地找需要的材料。比喻不依靠外力,充分发挥本单位的潜力。
铺天盖地 pū tiān gài dì一下子到处都是。形容来势很猛。
亚太地区 yà tài dì qū1.亚洲及太平洋地区。现多指亚洲东部﹑东南部及太平洋西南部,包括中国﹑日本﹑朝鲜﹑菲律宾﹑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泰国﹑越南﹑老挝﹑柬埔寨﹑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在内的广大地区。美国也参加了亚太地区的一些国际性组织和会议。
割地求和 gē dì qiú hé割让土地,求得和平。
普天匝地 pǔ tiān zā dì满天遍地,普天下。
画地成图 huà dì chéng tú在地上画出地图,来说明山川河流等地理形势。形容信手拈来,才能出众。
经天纬地 jīng tiān wěi dì经、纬:织物的竖线叫“经”,横线叫“纬”,比喻规划。规划天地。形容人的才能极大,能做非常伟大的事业。
咒天骂地 zhòu tiān mà dì形容信口乱骂。
咽喉要地 yān hóu yào dì一种军事地理形势。指军事上像咽喉一样十分要害的地方。
地质力学 dì/de zhì lì xué1.运用力学的观点研究地壳构造,以便解决地壳运动问题的一门地质学的边缘学科。为我国地质学家李四光所倡导而建立。
地震烈度 dì zhèn liè dù表示地震对地面和建筑物等的影响和破坏的程度。通常和震级、震源深度及离震中距离有关。各国采用不同的烈度表,中国根据地震时人的感觉、器物的反应及建筑物的破坏和地表变形情况,从小到大划分为ⅰ~ⅹⅱ烈度。
背地厮说 bèi dì sī shuō背地里胡说八道。
遮地漫天 zhē dì màn tiān形容风沙、雨雪大或人马等极多。
马拉地人 mǎ lā/lá dì/de rén也称“马拉塔人”、“马哈拉施特拉人”。印度的民族之一。约5700万人(1985年)。多信印度教。主要从事农业。

地的解释



人类生长活动的所在:地球(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地心说。
地球或地球的某部分:地质。地壳。
地球表面除去海洋、江河、湖泊的部分:陆地。地下。
地球表面的土壤:土地。田地。地政。地主。
地球上的一个区域:地区。此地。
建筑材料铺成的平面:地板。地毯。
所在空间或区域的部位:地点。目的地。
人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位置:易地以处。
表示思想或行动的某种活动领域:见地。境地。心地。
底子:质地。



结构助词,用在词或词组之后表示修饰后面的谓语:慢慢地走。


笔画数:6;
部首:土;
笔顺编号:121525


地字开头的组词

地字在中间的组词

地字结尾的组词

地字二字组词

地字三字组词

地字四字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