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地》的解释

散地的解释
拼音: sǎn dì
sàn/sǎn dì/de
1.兵家谓诸侯在自己领地内作战,其士卒在危急时容易逃亡离散,故名。《孙子.九地》:"诸侯自战其地﹐为散地。"李筌注:"卒恃土﹐怀妻子﹐急则散﹐是为散地也。"一说无险可守﹐士卒意志不坚﹐易于离散之地。何延锡注:"地远四平﹐更无要害﹐志意不坚而易离﹐故曰散地。" 解释
  1. 闲散的地位。唐.岑参〈虢中酬陕西甄判官见赠〉诗:「微才弃散地,拙宦惭清时。」《资治通鉴.卷二四二.唐纪五十八.穆宗长庆二年》:「谏官争上言:『时未偃兵,度有将相全才,不宜置之散地。』」
  2. 士卒易于逃散的地方。《史记.卷九一.黥布传》:「布善用兵,民素畏之。且兵法,诸侯战其地为散地。今别为三,彼败吾一军,余皆走,安能相救!」
来源:修订版

《散地》包含的汉字

  • 散sàn分开,由聚集而分离:分散。解散。涣散。散落。散失。散逸。分布,分给:散布。散发(f?)。天女散花。排遣:散心。散闷(m坣 )。解雇:他干的不好,让那家饭店给散了。集聚散sǎn没有约束,松开:松散。散漫。懒散。散曲。散记。散板。散文。披散头发。分开的,分离的:散居。散乱。散座。散兵游勇。零碎的:散碎。散装。散页。中医称药末:散剂。丸散膏丹。集聚笔画数:12;部首:攵;笔顺编号:122125113134
  • 地dì人类生长活动的所在:地球(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地心说。地球或地球的某部分:地质。地壳。地球表面除去海洋、江河、湖泊的部分:陆地。地下。地球表面的土壤:土地。田地。地政。地主。地球上的一个区域:地区。此地。建筑材料铺成的平面:地板。地毯。所在空间或区域的部位:地点。目的地。人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位置:易地以处。表示思想或行动的某种活动领域:见地。境地。心地。底子:质地。天地结构助词,用在词或词组之后表示修饰后面的谓语:慢慢地走。天笔画数:6;部首:土;笔顺编号:121525
0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