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的组词

麻屦 má jù1.即麻鞋。
麻线 má xiàn1.用麻制成的绳或线。 2.元代西南少数民族方言。谓官人。
麻黄 má huáng1.常绿小灌木,茎细长,丛生,叶子对生﹐鳞片状,带红紫色,雌雄异株,种子圆形,茎为提制麻黄素的原料。 2.北宋末南宋初两浙一带民间对摩尼教首领的称呼。
发麻 fā/fà má1.感到麻木。
枲麻 xǐ má1.大麻的雄株。亦泛指麻。
沤麻 òu/ōu má1.将麻茎或已剥下的麻皮浸泡在水中,使之自然发酵,达到部分脱胶的目的。 2.《晋书.石勒载记下》:"勒令武乡耆旧赴襄国。既至,勒亲与乡老齿坐欢饮,语及平生。初,勒与李阳邻居,岁常争麻池,迭相驱击。至是,谓父老曰:'李阳,壮士也,何以不来?沤麻是布衣之恨,孤方崇信于天下,宁雠匹夫乎!'乃使召阳。既至,勒与酣谑,引阳臂笑曰:'孤往日厌卿老拳,卿亦饱孤毒手。'因赐甲第一区,拜参军都尉。"后因以为争斗之典。
油麻 yóu má1.即芝麻。
笺麻 jiān má1.泛指精美纸张。
缞麻 cuī/suī/shuāi má1.粗麻布丧服。
墨麻 mò má1.皇帝直接下达的诏书。
押麻 yā má1.监督宣读诏书。唐宋任命大臣的诏书用黄白麻纸,故以麻为诏书的代称。
蚕麻 cán má1.养蚕与绩麻。
蠚麻 hē má1.植物名。荨麻。
麻搽 má chá1.犹麻茶。
麻痹 má bì身体某部分的感觉或运动功能部分丧失或完全丧失:患麻痹之症,生活颇为艰难。也指马虎不经心,缺乏警惕性:麻痹大意|思想麻痹。
麻积 má jī1.堆积如麻。
麻纻 má zhù1.亦作"麻苎"。 2.大麻与苎麻。泛指麻。茎皮可供纺织用。
麻经 má jīng1.缕状的生麻,捆扎小物件用。
麻绦 má tāo1.用麻线编织成的带子或绳子。
麻菲 má fēi/fěi1.麻鞋。菲,通"屝"。
胡麻油 hú má yóu1.用胡麻榨的油﹐可供食用。也叫麻油﹑香油。
麻叶皮 má yè/xié pí1.一种粗的草狐皮。
麻酥酥 má sū sū1.见"麻苏苏"。
刀麻儿 dāo má ér/er1.脚。
麻姑剌 má gū là/lá1.日本木枕名。
麻皮皴 má pí cūn1.状如麻皮的皴笔。画山石法之一。
披麻救火 pī má jiù huǒ披着麻去救火。比喻惹火烧身,自招灾祸。
八搭麻鞋 bā dā má xié1.亦作"八答麻鞋"。 2.用麻编织﹑有耳绊可用带系在脚上的一种鞋﹐适合于行远路。云游僧道常穿。亦称"八踏鞵"。
力软筋麻 lì ruǎn jīn má力尽筋疲,筋疲力尽。
蓬赖麻直 péng lài má zhí比喻生活在好的环境里,也能学习成为好人。

麻的解释



草本植物,种类很多,有“大麻”、“苎麻”、“苘麻”、“亚麻”等。茎皮纤维通常亦称“麻”,可制绳索、织布:麻布。麻衣。麻袋。麻绳。麻纺。
指“芝麻”:麻酱。麻油。
像腿、臂被压后的那种不舒服的感觉:脚麻了。
感觉不灵,或丧失感觉,引申为思想不敏锐:麻痹。麻醉。麻木不仁。
面部痘瘢,引申指物体表面粗糙:麻子。
带细碎斑点的:麻雀。麻蝇。
喻纷乱:麻乱。麻沸。
姓。

笔画数:11;
部首:麻;
笔顺编号:41312341234


麻字开头的组词

麻字在中间的组词

麻字结尾的组词

麻字二字组词

麻字三字组词

麻字四字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