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飒》的解释

萧飒的解释
拼音: xiāo sà
xiāo sà
1.形容风雨吹打草木发出的声音。 2.萧条冷落。 3.稀疏;凄凉。 4.萧洒自然。 解释
  1. 秋风劲瑟。【例】飘飘江风起,萧飒海树秋。(唐.李白〈月夜江行寄崔员外宗之诗〉)
来源:简编版
  1. 秋风劲瑟。唐.李白〈月夜江行寄崔员外宗之〉诗:「飘飘江风起,萧飒海树秋。」唐.张乔〈宴边将〉诗:「一曲梁州金石清,边风萧飒动江城。」
来源:修订版

《萧飒》包含的汉字

  • 萧(蕭)xiāo即“艾蒿”。冷落,没有生气的样子:萧然。萧瑟。萧索。萧飒。萧森。萧骚。萧疏。萧条。〔萧萧〕a.象声词,形容马叫声或风声,如“风萧萧兮易水寒”;b.头发花白稀疏的样子,如“华发萧萧老遂良,一身萍挂海中央”。〔萧墙〕照壁,喻内部,如“祸起萧萧”。姓。笔画数:11;部首:艹;笔顺编号:12251123234
  • 飒(颯)sà〔飒戾〕清凉的样子,如“游清灵之飒飒兮,服云衣之披披”。形容风声:秋风飒飒。笔画数:9;部首:风;笔顺编号:414313534
0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