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趑趄》的解释

趑趄的解释
拼音: zī jū
zī qiè/jú
1.亦作“"趑且”、“趦趄”。2.想前进又不敢前进。形容疑惧不决,犹豫观望。3.形容踌躇不定,怀有二心。4.滞留;盘桓。5.犹"赼雎"。狂妄、凶暴;放纵肆扰。 解释
  1. 想前进却犹豫、停滞不前。【例】听说前方情况不对,众人十分犹豫,趑趄不前。
来源:简编版
  1. 想前进却又不敢。晋.张载〈剑阁铭〉:「一人荷戟,万夫趑趄。」唐.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足将进而趑趄,口将言而嗫嚅。」
来源:修订版

《趑趄》包含的汉字

  • 趑zī〔趑趄(j?)〕a.行走困难;b.想前进又不敢前进,如“趑趑不前”。笔画数:13;部首:走;笔顺编号:1212134413534
  • 趄qiè〔趔趄〕见“倾斜:趄坡。趄着身子。趔”。趄jū〔趑趄〕见“笔画数:12;部首:走;笔顺编号:121213425111趑”。笔画数:12;部首:走;笔顺编号:121213425111
0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