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八粥》的解释
拼音:
là bā zhōu
là/xī bā zhōu/yù
在腊八这一天,用米、豆等谷物和枣、栗、莲子等干果煮成的粥。起源于佛教,传说释迦牟尼在这一天成道,因此寺院每逢这一天煮粥供佛,以后民间相沿成俗。 解释
在腊八这一天,用米、豆等谷物和枣、栗、莲子等干果煮成的粥。起源于佛教,传说释迦牟尼在这一天成道,因此寺院每逢这一天煮粥供佛,以后民间相沿成俗。 解释
- 腊八日时,用杂米豆果所煮成的稀饭。起源于佛教,传说释迦牟尼在这一天成道,因此佛教寺院每逢这一天煮粥供佛,后通行于民间。【例】腊八时,妈妈总会用红豆、桂圆、花生等米果熬成腊八粥,让我们尝尝。 △佛粥、福德粥、福寿粥
- 腊八日时,用杂米豆果所煮成的稀饭。起源于佛教,传说释迦牟尼在这一天成道,因此佛教寺院每逢这一天煮粥供佛,后通行于民间。宋.吴自牧《梦粱录.卷六.十二月》:「此月八日,寺院谓之『腊八』。大刹等寺,俱设五味粥,名曰『腊八粥』。」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十二月》:「腊八粥者,用黄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红江豆、去皮枣泥等,合水煮熟,外用染红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穰、松子及白糖、红糖、琐琐葡萄,以作点染。」也称为「佛粥」、「福德粥」、「福寿粥」。
《腊八粥》包含的汉字
-
腊(臘)xī干肉:“噬腊肉,遇毒。”晾干:“燃得而腊之以为饵。”皮肤皴皱。笔画数:12;部首:月;笔顺编号:351112212511
-
八bā数名,七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捌”代):八面玲珑。八卦(《周易》中的八种基本图形)。笔画数:2;部首:八;笔顺编号:34
-
粥zhōu用米面等食物煮成的半流质食品:小米粥。像粥的东西:泥粥。乱成一锅粥。粥yù古同“育”,生养。古同“鬻”,卖。笔画数:12;部首:米;笔顺编号:515431234515
0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