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逃西窜》的解释
拼音:
dōng táo xī cuàn
dōng táo xī càn
四处奔逃躲避。 解释
四处奔逃躲避。 解释
- 四处奔逃躲避。《醒世恒言.卷三.卖油郎独占花魁》:「因那年避乱南奔,被官兵冲散了女儿瑶琴,夫妻两口,凄凄惶惶,东逃西窜,胡乱的过了几年。」《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一:「那些家僮见了那人,仔细看了一看,大叫道:『有鬼!有鬼!』东逃西窜。」
- 四处奔逃躲避。醒世恒言˙卷三˙卖油郎独占花魁:因那年避乱南奔,被官兵冲散了女儿瑶琴,夫妻两口,凄凄惶惶,东逃西窜,胡乱的过了几年。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一:那些家僮见了那人,仔细看了一看,大叫道:有鬼!有鬼!东逃西窜。
《东逃西窜》包含的汉字
-
东(東)dōng方向,太阳出升的一边,与“西”相对:东方。东经(本初子午线以东的经度或经线)。东山再起(喻失势之后,重新恢复地位)。付诸东流。主人(古代主位在东,宾位在西):房东。股东。东道主(泛指请客的主人,亦称“东道”、“作东”)。姓。西笔画数:5;部首:一;笔顺编号:15234
-
逃táo为躲避不利于自己的环境或事物而离开:逃跑。逃敌。逃匿。逃遁。逃逸。躲开不愿意或不敢接触的事物:逃避。逃难(n刵 )。逃汇。逃税。逃世(避世)。遁追笔画数:9;部首:辶;笔顺编号:341534454
-
西xī方向,太阳落下的一边,与“东”相对:西面。西晒。西域。西方。西席(旧时对幕友或家塾教师的敬称。古代主位在东,宾位在西。亦称“西宾”)。西宫(借指妃嫔)。事物的样式或方法属于西方的(多指欧美各国):西学。西画。西餐。西医。姓。westWestern中东笔画数:6;部首:覀;笔顺编号:125351
-
窜(竄)cuàn乱跑,逃走(用于敌军、匪徒、野兽等):窜犯。窜扰。窜逃。窜踞。流窜。抱头鼠窜。放逐:窜逐。修改文字:窜改。窜定(删补改定)。点窜(删减涂改)。笔画数:12;部首:穴;笔顺编号:445342512512
0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