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敕令》的解释

敕令的解释
拼音: chì lìng
chì lìng
1.亦作"勅令"。 2.诫令;命令。 3.皇帝的诏令。诏书。 解释
  1. 命令。《汉书.卷七三.韦贤传》:「父贤以弘当为嗣,故敕令自免。」《三国志.卷二○.魏书.武文世王公传.中山恭王衮传》:「衮疾困,敕令官属曰:『吾寡德忝宠,大命将尽。吾既好俭,而圣朝者终诰之制,为天下法。』」
  2. 天子的诏令。《宋史.卷一八.哲宗本纪二》:「章惇等进新修敕令式,惇读于帝前,其间有元丰所无而用元祐敕令修立者。」
来源:修订版

《敕令》包含的汉字

  • 敕chì帝王的诏书、命令:敕命。敕书。敕封。奉敕。宣敕。告诫:申敕。戒敕。古同“饬”,整顿。笔画数:11;部首:攵;笔顺编号:12512343134
  • 令líng〔令狐〕a.古地名,在今山西省临猗县一带;b.复姓。令lǐng量词,印刷用的原张平版纸五百张为一令。令lìng上级对下级的指示:命令。法令。朝(zh乷 )令夕改。古代官名:县令。令尹。尚书令。使,使得:令人兴奋。时节:时令。节令。美好,善:令名。令辰。令闻(好名声)。敬辞,用于对方的亲属或有关系的人:令尊。令堂。令岳。令郎。令爱。短的词调(di刼 ),散曲中不成套的曲(多用于词调、曲调名):小令。如梦令。笔画数:5;部首:人;笔顺编号:34454
0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