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蜻蜓》的解释

蜻蜓的解释
拼音: qīng tíng
qīng tíng
1.亦作"蜻蝏"。 2.昆虫名。身体细长﹐胸部的背面有两对膜状的翅﹐喜生活在水边﹐捕食蚊子等小飞虫。 3.指仿蜻蜓状制成的发钗。 解释
  1. 动物名。昆虫纲蜻蛉目。身体细长,头部有复眼一对,胸部背面有膜质翅两对。生活于水边,捕食蚊蝇为生,是一种益虫。雌的以尾点水产卵于水中,幼虫并于水中孵化成长。【例】夏秋季节,水边经常可以看到蜻蜓在空中飞舞。 ◎
来源:简编版
  1. 动物名。昆虫纲蜻蛉目。身体细长,头部有复眼一对,胸部背面有膜质翅两对。生活于水边,捕食蚊蝇为生,是一种益虫。雌的以尾点水产卵水中。幼虫为水虿。也称为「青蛉」。
来源:修订版

《蜻蜓》包含的汉字

  • 蜻qīng〔蜻蜓〕昆虫,捕食小飞虫,是益虫。幼虫称“水虿”,生活在水中(有的地区称“蚂螂”),如“蜻蜻点水”(喻做事肤浅不深入)。笔画数:14;部首:虫;笔顺编号:25121411212511
  • 蜓tíng〔蜻(〔??蜓〕见“q塶g )蜓〕见“蜻1”。蝘”。笔画数:12;部首:虫;笔顺编号:251214312154
0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