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症》的解释

寒症的解释
拼音: hán zhèng
hán zhèng/zhēng
1.中医指感受寒邪,或机体机能低下而出现的症状。表现为恶寒喜暖,口淡不渴,面色苍白,手足厥冷,小便清长,大便稀溏,舌苔白而滑润,脉沉迟等。 解释
  1. 中医把患者口不渴、畏寒、不怕热、手足冷、腹泻、脉象沉迟、舌苔白滑等症状称为「寒症」。
来源:修订版

《寒症》包含的汉字

  • 寒hán冷,与“暑”相对:寒冬。寒色。寒衣。寒冽。寒带。寒战。寒噤。寒食(节名,在清明前一天。古人从这一天起不生火做饭,也有的地区把清明当作“寒食”)。寒喧。寒来暑往。唇亡齿寒。害怕:寒心。穷困,有时用作谦辞:寒门。寒伧。寒舍。寒窗(喻艰苦的学习环境)。寒酸。寒士(旧指贫穷的读书人)。热暑暖笔画数:12;部首:宀;笔顺编号:445112213444
  • 症(癥)zhèng病,病状:病症。症状。症候。不治之症。对症下药。症(癥)zhēng ㄓㄥˉ〔症结〕a.腹内结块的病;b.喻问题难解决的关键。(癥)笔画数:10;部首:疒;笔顺编号:4134112121
0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