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牌》的解释
拼音:
bīng pái
bīng pái
1.传令的士兵。 2.清代由官府发给﹑差兵执持的一种凭证。 解释
1.传令的士兵。 2.清代由官府发给﹑差兵执持的一种凭证。 解释
- 兵卒身上的名牌。《六部成语注解.兵部》:「兵牌:兵丁带身上之牌也。」
《兵牌》包含的汉字
-
兵bīng武器:兵器。兵刃。兵不血刃(兵器上面没有沾血,指不经过战斗而取得胜利)。战士,军队:兵士。兵卒。兵丁。兵戎相见(指武装冲突)。与军事或战争有关事物的统称:兵法。兵家。兵机。兵衅(战争的争端)。兵书。兵谏(进谏时以武力要挟,迫使必从)。兵荒马乱。兵贵神速。卒笔画数:7;部首:八;笔顺编号:3212134
-
牌pái用木板或其他材料做的标志:门牌。路牌。牌子。牌匾。牌价。凭证:金牌。银牌。腰牌。产品的商标:名牌货。古代兵士在战争时或现代警察在驱散示威者时用来遮护身体的东西:盾牌。挡箭牌。娱乐或赌博用的东西:纸牌。扑克牌。麻将牌。神主、灵位或题着名字作为祭祀对象的木牌:牌位。词曲的调名:词牌。曲牌。牌子曲。笔画数:12;部首:片;笔顺编号:321532511312
0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