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胪唱》的解释

胪唱的解释
拼音: lú chàng
lú chàng
1.科举时代﹐进士殿试后﹐皇帝召见﹐按甲第唱名传呼﹐称胪唱。其制始于宋时。 解释
  1. 科举时,天子宣旨传召新科进士入见,称为「胪唱」。元.方回〈赵宾旸唐师善见和涌金城望次韵〉五首之五:「胪唱曾叨殿上传,末班遥望御炉烟。」也作「胪传。」
来源:修订版

《胪唱》包含的汉字

  • 胪(臚)lú传语,陈述:胪布(宣布,陈述)。胪言(传言)。胪句(上传语告下为“胪”,下传语告上为“句”)。胪心(陈述心情)。胪唱(科举时代进士殿试后,按甲第唱名传呼召见。亦称“传胪”)。陈列:胪列。〔鸿胪〕古代官名。腹前的肉。笔画数:9;部首:月;笔顺编号:351121513
  • 唱chàng依照乐(yu?)律发声:唱歌。唱腔。唱段。唱功。唱和(h?)。歌唱。高呼,大声叫:唱名。唱收。歌曲:唱个唱儿。古同“倡”,倡导。姓。笔画数:11;部首:口;笔顺编号:25125112511
0
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