坡的组词

坡度 pō dù/duó1.斜坡起止点的高度差与其水平距离的比值。例如起止点的高度差为一米,水平距离为1000米,坡度就是千分之一。
坡撇 pō piē/piě1.称妓女的假母。
斜坡 xié pō1.倾斜的地面。
冈坡 gāng pō1.山坡。
木坡 mù pō1.指勾栏中渐次加高的木制座席。
滑坡 huá pō①指地表斜坡上大量的土石整体地向下滑动的自然现象。速度快的滑坡会产生巨响,并发出火光。滑坡对建筑物、公路、铁路、农田、森林会造成很大破坏。②比喻下降;走下坡路:质量~ㄧ经营不善,旅游业出现~。
漫坡 màn pō1.较缓的斜坡。
坡公 pō gōng1.对宋苏轼的敬称。苏轼号东坡居士。
坡垄 pō lǒng1.犹丘陵。
坡梁 pō liáng1.方言。土冈﹐山冈。
坡老 pō lǎo1.对宋苏轼的敬称。
坡陀 pō tuó1.见"坡陁"。
小坡 xiǎo pō1.称宋苏过。
金坡 jīn pō1.古时皇宫正殿称金銮殿﹐殿旁有坡称金峦坡。坡与翰林院相接﹐故以"金坡"借指翰林院。
銮坡 luán pō1.唐德宗时﹐尝移学士院于金銮殿旁的金銮坡上﹐后遂以銮坡为翰林院的别称。
阴坡 yīn pō1.北坡﹔阳光照不到的山坡。
阶坡 jiē pō1.台阶。
大陆坡 dà lù pō又称“陆坡”、“大陆斜坡”。大陆架与深海之间的过渡地带,为较陡的斜坡。上界是大陆架的边缘,坡麓过渡到深海底。常具阶梯状,并有海底峡谷。
苏东坡 sū/sù dōng pō即“苏轼”。
上坡路 shàng/shǎng pō lù1.由低处通向高处的道路。常用以比喻向好的方向发展的道路。
东坡巾 dōng pō jīn1.古代头巾的一种。相传为宋苏轼所戴,故称。
东坡竹 dōng pō zhú1.竹的一种。传说因苏轼而得名。
东坡肉 dōng pō ròu1.宋苏轼贬黄州时,曾戏作《猪肉颂》诗:"净洗铛,少着水,柴头罨烟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黄州好猪肉,价钱如泥土。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后肴馔中有所谓"东坡肉",本此。其烹调方法,后世说法不一。
吉隆坡 jí lóng pō马来西亚首都。人口150万(1995年),华人约占三分之二。交通枢纽,铁路、公路连接西马各地。外港巴生为全国最大港。工业有橡胶、锯木、油脂等。有黑风洞、吉冷结瀑布等名胜。
燕支坡 yàn/yān zhī pō1.见"燕脂坡"。
皇子坡 huáng zǐ pō1.见"皇子陂"。
科伦坡 kē lún pō斯里兰卡首都和国内第一大港。位居印度洋东西航线要冲,有“东方十字路口”之称。人口61.5万(1990年)。世界著名人工港,吞吐量约占全国的90%。有食品加工、纺织、炼油等工业。市郊有国际机场。有国际议会大厦、国家博物馆等重要建筑。
坡公堤 pō gōng dī1.宋苏轼任杭州通判时,在西湖筑的长堤,人称坡公堤。今称苏堤。
东坡七集 dōng pō qī jí别集名。北宋苏轼著。一百一十卷。有《东坡集》、《后集》、《续集》、《奏议集》、《外制集》、《内制集》、《应诏集》七种。自宋至清,注本很多。今有中华书局出版的孔凡礼点校的《苏轼诗集》(1982年)、《苏轼文集》(1986年)。
东坡书院 dōng pō shū yuàn1.宋著名文学家苏轼贬谪儋州时游乐和讲学的旧址。始建于元延佑年间。在今海南省儋县中和镇,为海南岛的重要古迹之一。

坡的解释



倾斜的地方:山坡。下坡。
倾斜:坡道。坡降(ji刵g )(a.坡;b.坡度)。

笔画数:8;
部首:土;
笔顺编号:12153254


坡字开头的组词

坡字在中间的组词

坡字结尾的组词

坡字二字组词

坡字三字组词

坡字四字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