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的组词

阿保 ē bǎo1.保护养育。 2.古代教育抚养贵族子女的妇女。 3.指一般的保姆。 4.指左右近幸之臣。
阿小 ā xiǎo1.最小的儿子。
阿拉 ā lá〈方〉①我。②我们。
阿爷 ā yé1.亦作"阿耶"。父亲。 2.主人。 3.祖父。
阿监 ā jiān1.太监。
阿私 ā sī1.偏私﹐不公道。
曾阿 zēng/céng ā/ē1.重叠的山陵。
林阿 lín ā/ē1.长有林木的山丘。
阿乡 ā xiāng1.对农民的污蔑性称呼。亦用为对孤陋寡闻者的戏称。
阿奶 ā nǎi1.亦作"阿妳"。 2.乳母的俗称。 3.母亲。 4.祖母。
阿媛 ā yuán1.淑媛。宫中女官。 2.方言。父母对女儿或长辈对小辈(多指女孩儿)的亲昵称呼。
阿平 ā píng1.晋王衍对弟澄的昵称。
阿毑 ā jiě1.母亲。
阿罗 ā luó1.见"阿罗汉"。
阿茶 ā chá1.古代公主﹑郡主﹑县主的称呼。
阿誉 ā yù1.阿谀﹐曲意赞美。
阿驿 ā yì1.即无花果。果实肉质柔软﹐味甘。可入药﹐开胃止痢。
阿房宫 ē fáng gōng1.秦宫殿名。宫的前殿筑于秦始皇三十五年。遗址在今西安市西阿房村。秦亡时全部工程尚未完成﹐故未正式命名。因作前殿阿房﹐时人即称之为阿房宫。秦亡﹐为项羽所梵毁。现尚存高大的夯土台基﹐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阿房殿 ē fáng diàn1.即阿房宫。
阿本郎 ā běn láng1.主人。
阿来来 ā lái lái1.象声词。形容番人的发语声。
阿根廷 ā gēn tíng南美洲南部国家。临大西洋。面积277.69万平方千米。人口3418万(1994年)。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安第斯山脉纵贯西部边境,以东为平原和低高原。多属亚热带和温带气候。中部的潘帕斯草原为农牧业基地。工业在南美洲国家中较发达,生产部门较齐全。农牧业在经济中占重要地位。主要饲养牛、羊,种植小麦、玉米和大豆,为世界重要粮食和肉类出口国。
阿肯人 ā kěn rén几内亚湾沿岸的民族集团。主要分布在加纳、科特迪瓦、多哥等国。约956万人(1985年)。讲尼日尔刚果语族诸语言。多保持传统的自然崇拜、图腾崇拜和祖先崇拜。主要从事农业,沿海地区以渔业为主。
奉公不阿 fèng gōng bù ē奉行公事而不去迎合别人。
阿拉伯语 ā lā bó yǔ埃及和叙利亚、伊拉克、约旦等国家和地区的国语或官方语言,也是伊斯兰教的宗教语言。使用人数1亿多,有丰富悠久的文献,文字采用阿拉伯字母。为联合国正式语言和工作语言之一。
阿月浑子 ā yuè hún zǐ1.一名胡榛子﹑无名子。树木名。落叶小乔木。原产于地中海地区和亚洲西部﹐中国新疆有少量栽培。果实可供食用﹐亦可入药。
刚正不阿 gāng zhèng bù ē阿:迎合,偏袒。刚强正直,不逢迎,无偏私。
阿剌吉酒 ā là jí jiǔ1.烧酒的别称。
阿司匹林 ā sī pǐ lín1.[德Aspirin]药名。有机化合物﹐白色结晶﹐稍带酸味。有解热﹑镇痛作用﹐可治头痛﹑神经痛等。
阿耨达山 ā nòu dá shān1.即昆仑山。《史记.司马相如列传》﹕"经营炎火而浮弱水兮"张守节正义引唐李泰等《括地志》﹕"阿耨达山﹐一名昆仑山﹐其山为天柱﹐在雍州西南一万五千三百七十里。"耨﹐一本作"傉"。宋李石《续博物志》卷三﹕"释氏《西域志》﹕阿耨达山上有大渊水﹐宫殿楼观甚大。即昆仑山。穆天子所至﹐即阿耨达宫也。"一说﹐即冈底斯山﹐在西藏自治区南部。

阿的解释


ā
加在称呼上的词头:阿大。阿爷。阿爹。阿罗汉。阿毛。阿婆。阿弟。阿姊。

笔画数:7;
部首:阝;
笔顺编号:5212512


阿字开头的组词

阿字在中间的组词

阿字结尾的组词

阿字二字组词

阿字三字组词

阿字四字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