戟的组词

门戟 mén jǐ1.唐宋时庙社﹑宫殿﹑府州﹑贵官私第等门前陈列的戟。数目各有定制,用来表示威仪。
刺戟 cì/cī jǐ1.刺激。
句戟 jù/gōu jǐ1.即钩戟。古代兵器。
旌戟 jīng jǐ1.旌旗与棨戟。用作官员出行的仪仗。 2.借指贵官。
油戟 yóu jǐ1.油漆的木戟。古代官吏出行时前导的仪仗。
戏戟 xì/hū jǐ1.有旗的戟。
戟决 jǐ jué1.犹冲决﹐突破。
戟卫 jǐ wèi1.指侍从职务。
戟手 jǐ shǒu手臂微屈,以食指指斥人。因手形像戟,故称。《左传·哀公二十五年》:“褚师出。公戟其手,曰:‘必断而足。’”后因以“戟手”或“戟指”形容指着别人怒骂的样子:戟手大骂|戟指怒目|将军戟手指贼语,死为厉鬼当杀汝。
戟架 jǐ jià1.插戟的架子。
戟槊 jǐ shuò1.亦作"戟矟"。 2.门戟和长矛。古代权贵家设在大门两侧的仪仗。
戟气 jǐ qì1.日晕时周围出现似戟的光。
戟矟 jǐ shuò1.见"戟槊"。
戟门 jǐ mén1.立戟为门。古代帝王外出,在止宿处插戟为门。《周礼.天官.掌舍》"为坛壝宫棘门"郑玄注引汉郑司农曰:"棘门,以戟为门。"后指立戟之门。《资治通鉴.唐僖宗光启三年》:"行密帅诸军合万五千人入城,以梁缵不尽节于高氏,为秦毕用,斩于戟门之外。"胡三省注:"唐设戟之制,庙社宫殿之门二十有四,东宫之门一十有八,一品之门十六,二品及京兆﹑河南﹑太原尹﹑大都督﹑大都护之门十四,三品及上都督﹑中都督﹑上都护﹑上州之门十二,下都督﹑下都护﹑中州﹑下州之门各十。设戟于门,故谓之戟门。"引申指显贵之家或显
手戟 shǒu jǐ1.古代兵器。小戟。
执戟 zhí jǐ1.秦汉时的宫廷侍卫官。因值勤时手持戟,故名。
折戟 zhē/zhé/shé jǐ1.见"折戟沉沙"。
撩戟 liāo/liáo jǐ1.兵器名。类似投枪。
断戟 duàn jǐ1.折断的戟。语本唐杜牧《赤壁》诗:"折戟沉沙铁未消。"
鬣戟 liè jǐ1.谓鳍鬣张开如戟。
龙戟 lóng jǐ1.以龙为饰的戟。
三叉戟 sān chā/chá/chǎ jǐ1.[英trident]英国制造的一种尾部呈三叉形的客机。
句孑戟 jù/gōu jié jǐ1.古代武器名。
扬执戟 yáng zhí jǐ1.指汉代扬雄。三国魏曹植《与杨德祖书》有"昔扬子云先朝执戟之臣耳,犹称壮夫不为也"语,故称。
阘戟车 tà jǐ chē/jú1.皇帝所乘猎车之名。
雍狐戟 yōng hú jǐ1.古兵器名。
须髯如戟 xū rán rú jǐ髯:两颊上的胡子。戟:古代的一种兵器,长杆头上附有月牙状的利刃。胡须又长又硬,一根根像戟似的怒张着。旧时形容丈夫气概。
亡戟得矛 wáng jǐ dé máo比喻得到的和失去的相当,或有失有得。
枪刀剑戟 qiāng dāo jiàn jǐ戟:古代一种兵器,合戈、矛为一体,既能直刺,又能横击。古代四种常用兵器。泛指兵器。
怒目戟指 nǔ mù jǐ zhǐ戟指:用食指和中指指着别人,象戟的形状。指着人,瞪着眼。形容大怒时斥责人的神态。

戟的解释



古代一种合戈、矛为一体的长柄兵器:钩戟。戟指。铁戟。青铜戟。

笔画数:12;
部首:戈;
笔顺编号:122511121534


戟字开头的组词

戟字在中间的组词

戟字结尾的组词

戟字二字组词

戟字三字组词

戟字四字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