斧的组词

斧凿 fǔ záo/zuò①斧子和凿子。②比喻诗文词句造作,不自然:~痕。
斧子 fǔ zǐ砍竹、木等用的金属工具,头呈楔形,装有木柄。
斧斤 fǔ jīn1.亦作"斧釿"。 2.泛指各种斧子。 3.泛指工具﹑利器。 4.以斧子修削。亦喻指过分雕琢。
斧钺 fǔ yuè〈书〉斧和钺,古代兵器,用于斩刑。借指重刑:甘冒~以陈。
斧质 fǔ zhì也作“斧锧”。古代杀人的刑具:肉袒伏斧质请罪。
斧锧 fǔ zhì古代斩人的刑具,像铡刀。
丧斧 sāng/sàng fǔ1.《易.巽》:"丧其资斧。"高亨注:"资,货也;斧,铜币之作斧形者。资斧犹言钱币也。"后以"丧斧"谓失去行旅之费。
仗斧 zhàng fǔ1.手持斧钺。表示权威。
冰斧 bīng fǔ1.媒人。
剁斧 duò fǔ1.用来将木料剁削到大致尺寸的单手操作的小工具。
桑斧 sāng fǔ1.用桑木做柄的斧头。
椎斧 zhuī/chuí fǔ1.椎和斧。亦借指古代仪仗队中持椎斧的人。
科斧 kē fǔ1.蚕桑工具之一种。用于砍除桑树繁枝。
窃斧 qiè fǔ1.见"窃鈇"。
寻斧 xún fǔ1.用斧。
投斧 tóu fǔ1.《北堂书钞》卷九七引《庐江七贤传》:"文党,字翁仲,未学之时,与人俱入山取木,谓侣人曰:'吾欲远学,先试投我斧高木上,斧当挂。'仰而投之,斧果上挂,因之长安受经。"后以"投斧"为立志求学之典。
斧断 fǔ duàn1.汉武帝曾遣直指使者暴胜之等衣绣衣﹑持斧至各地巡察执法﹐后因称京外高级官员执法断案为斧断。
螳斧 táng fǔ1.亦作"螗斧"。 2.螳螂的前足如镰刀状﹐因谓之螳斧。亦比喻脆弱的武装。
衮斧 gǔn fǔ1.谓褒贬。古代赐衮衣以示嘉奖,给斧钺以示惩罚,故云。
钺斧 yuè fǔ1.圆刃大斧。
长斧 cháng fǔ1.古兵器。长柄斧。
小斧劈 xiǎo fǔ pī/pǐ1.国画皴法的一种。钩勒山石﹐笔法象斧劈形﹐但落笔较细碎。唐李昭道画金碧山水﹑皴石作小斧劈。宋刘松年﹐明唐寅﹑沈周等皆用此法。
仪锽斧 yí huáng fǔ1.见"仪锽"。
大刀阔斧 dà dāo kuò fǔ原指使用阔大的刀斧砍杀敌人。后比喻办事果断而有魄力。
刀锯斧钺 dāo jù fǔ yuè古代四种刑具。借指酷刑。
有斧无柯 yǒu fǔ wú kē柯:木制的柄。有斧子头却没有斧柄。比喻有卓越的才能,却没有借以施展的条件。
烛影斧声 zhú yǐng fǔ shēng1.宋太祖去世之前,太宗入宫的一段传说。宋文莹《续湘山野录》:"急传宫钥开端门,召开封王,即太宗也。延入大寝,酌酒对饮,宦官宫女悉屏之。但遥见烛影下,太宗时或避席,有不可胜之状……,顾太宗曰:'好做好做。'遂解带就寝,鼻息如雷霆。是夕太宗留宿禁内。将五鼓,周庐者寂无所闻,帝已崩矣。"《续资治通鉴长编》及明柯维骐《宋史新编》等亦均有类似记述。后人因有以"烛影斧声"指太宗杀兄夺位;但亦有称其诬者,明程敏政《宋纪终受考》辨驳尤详。
斧破斨缺 fǔ pò qiāng quē斨:古代一种斧子。指武器破损残缺。
郢人运斧 yǐng rén yùn fǔ比喻成熟、高超的技艺。同“郢匠挥斤”。
鬼工雷斧 guǐ gōng léi fǔ形容艺术技巧高超,不是人力所能达到的。同“鬼斧神工”。

斧的解释



砍东西用的工具,多用来砍木头。古代亦用来作兵器:斧子。斧头。斧钺。斧柯(a.斧子的柄;b.喻政权、权柄)。
用斧砍:斧正(敬辞,请人修正文句,亦作“斧政”)。斧凿(a.斧子或凿子;b.指文艺作品等矫揉造作)。斧藻(雕饰、修饰)。

笔画数:8;
部首:斤;
笔顺编号:34343312


斧字开头的组词

斧字在中间的组词

斧字结尾的组词

斧字二字组词

斧字三字组词

斧字四字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