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的组词

仪尚 yí shàng1.战国时张仪与靳尚的并称。二人为屈原外交﹑政治主张的敌对者。
仪形 yí xíng1.仪容;形体。 2.谓画其形貌。 3.效法。 4.行法规;做楷模。 5.典范;楷模。
仪律 yí lǜ1.法规。
仪掾 yí yuàn1.泛称地方掌刑律的属官。
仪检 yí jiǎn1.礼仪;规矩。
仪正 yí zhèng1.仪鸾司大使的别称。明初设仪鸾司,正职称大使,不久废,改置锦衣卫,因以代称锦衣卫长官。
仪质 yí zhì1.姿容;风度。
亨仪 hēng/pēng yí1.见"享仪"。
仪钟 yí zhōng1.指音制标准的乐钟。
仪马 yí mǎ1.庙中的偶马。 2.皇帝仪卫中用作导引的马。
六仪 liù/lù yí1.谓祭祀﹑宾客﹑朝廷﹑丧纪﹑军旅﹑车马等六种礼仪。 2.唐开元时﹐宫内设女官﹐其中有淑仪﹑德仪﹑贤仪﹑顺仪﹑婉仪﹑芳仪﹐合称"六仪"﹐掌教九御四德﹐率其属以赞皇后之礼仪。见《新唐书.百官志二》﹑《新唐书.后妃传序》。
淑仪 shū yí1.女官名。晋武帝置。宋﹑齐﹑梁﹑陈各朝因之。而后或置或否。
灵仪 líng yí1.神灵或圣贤的图像。 2.死者的遗像。 3.出殡时的仪仗。
献仪 xiàn yí1.推荐贤者。
真仪 zhēn yí1.真容。
国仪 guó yí1.国家的礼仪;朝廷的礼仪。
天仪 tiān yí1.谓天之光仪。 2.指天子的容仪。 3.上天规定的法度。
妇仪 fù yí1.谓妇女的容德规范。
表仪 biǎo yí1.犹法度。 2.表率,仪范。
谢仪 xiè yí1.谢礼﹐酬金。
赆仪 jìn yí1.送行的礼物。
辰仪 chén yí1.宸仪。帝王的仪仗。
地球仪 dì/de qiú yí1.地球的模型,装在支架上,可以转动,上面画着海洋﹑陆地﹑河流﹑山脉﹑经纬线等。供教学和军事上用。
地震仪 dì/de zhèn yí1.亦称"地震计"。 2.测定和记录地震的仪器,可以用来测定地震发生的方向﹑深度﹑时间和强度等。世界上最早的地震仪是我国东汉时天文学家张衡所创制的候风地动仪。
仪鸾殿 yí luán diàn1.宫殿名。隋大业间有野雀飞集宝城朝堂前,有人为奉承皇帝,诈称鸾凤来临,因于其地建仪鸾殿。
殡仪馆 bìn yí guǎn1.供停放灵柩和办埋丧事的机构。
陆浚仪 lù/liù jùn/xùn yí1.指晋陆云。陆云出补浚仪令﹐故称。
仪同三司 yí tóng/tòng sān sī1.散官名。三司即三公。汉称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司。"仪同三司"谓非三司而仪制同于三公。东汉殇帝延平元年,邓隲为车骑将军仪同三司,仪同三司之名自此始。魏晋以后,将军之开府置官属者称"开府仪同三司"。北周改开府仪同三司为开府仪同大将军。隋文帝时为散官,唐﹑宋﹑元因之,明废。
礼仪小姐 lǐ yí xiǎo jiě在宾馆、酒店或大型仪式、活动中从事礼节性服务工作的年轻女子。
风仪严峻 fēng yí yán jùn风仪:风度和仪容。风度仪容庄重严肃。

仪的解释


(儀)

人的外表或举动:仪态。仪表。威仪(使人敬畏的严肃容貌和举止)。
按程序进行的礼节:仪式。仪仗。司仪。
礼物:贺仪。谢仪。
供测量、绘图、实验用的器具:仪器。
法制,准则:仪刑。“设仪立度,可以为准则”。
姓。

笔画数:5;
部首:亻;
笔顺编号:32434


仪字开头的组词

仪字在中间的组词

仪字结尾的组词

仪字二字组词

仪字三字组词

仪字四字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