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的组词

三仪 sān yí1.礼之三仪。 2.谓天﹑地﹑人。 3.观察天文的仪器,即黄道仪。唐天文学家李淳风设计制造。表里三重,状如十字,由六合仪﹑三辰仪﹑四游仪三部分构成,铜质。贞观七年制成,置于凝晖阁,用以测候,已亡失。见《新唐书.天文志一》。
世仪 shì yí1.犹世范。
仪尚 yí shàng1.战国时张仪与靳尚的并称。二人为屈原外交﹑政治主张的敌对者。
仪庙 yí miào1.宗庙。
仪律 yí lǜ1.法规。
仪数 yí shù/shǔ/shuò1.礼仪规定的等级。
仪氏 yí shì/zhī1.指仪狄。
仪秦 yí qín1.战国时期纵横家张仪﹑苏秦的并称。
仪范 yí fàn1.礼法,礼仪。 2.仪容,风范。 3.作为典范。 4.典范,表率。
仪表 yí biǎo1.人的外表。 2.各种测定仪。
仪刑 yí xíng1.效法。 2.为法,做楷模。 3.楷模;典范。 4.仪容,风范。
仪司 yí sī1.泛称地方司法机构。
仪坤 yí kūn1.唐代为未祔庙皇后所立的祀庙名。 2.称皇后庙的祀乐。
仪宇 yí yǔ1.仪容;器量。
仪门 yí mén1.明清官署﹑邸宅大门内的第二重正门。
权仪 quán yí1.变通的礼制。
秦仪 qín yí1.战国纵横家苏秦和张仪的并称。
简仪 jiǎn yí中国古代用来测量天体坐标的天文仪器。1276年由元代天文学家郭守敬创制。因简化和革新了结构复杂的浑仪而得名。取消黄道坐标环组,把地平坐标和赤道坐标两种环组分别构成独立装置,并将刻度划分得更精细,以提高观测精度。
奠仪 diàn yí指送给丧家用于祭奠的财物。
训仪 xùn yí1.庭训和仪范。
陋仪 lòu yí1.犹陋规。
颂仪 sòng yí1.容貌仪表。颂,古"容"字。
仪锽斧 yí huáng fǔ1.见"仪锽"。
仪鸾司 yí luán sī1.宋代宫廷掌仪礼的官署。管皇帝祠郊庙﹑出巡﹑宴会和内廷供帐等事务。明初亦设有仪鸾司,职掌则异于宋,不久罢,改置锦衣卫。参阅《明史·职官志五》。
六分仪 liù/lù fēn/fèn yí手持测角的光学仪器。因其分度弧的长度约为全圆周的六分之一而得名。其结构如图所示。用来测量地面目标的水平角和天体高度的垂直角。主要用于航海定位和沿岸水深测量定位。
陆浚仪 lù/liù jùn/xùn yí1.指晋陆云。陆云出补浚仪令﹐故称。
凤凰来仪 fèng huáng lái yí仪:容仪。凤凰来舞,仪表非凡。古代指吉祥的征兆。
汉官威仪 hàn guān wēi yí原指汉朝官吏的服饰制度。后常指汉族的统治制度。
遥测仪表 yáo cè yí biǎo测量远处或人所不能到达的地点的物理量(如电压、电流、汽压、温度、流量等)的装置。一般由测量、传送、接收、显示或记录等设备组成。
驳龙仪同 bó lóng yí tóng1.北齐后主为马所取的封号。

仪的解释


(儀)

人的外表或举动:仪态。仪表。威仪(使人敬畏的严肃容貌和举止)。
按程序进行的礼节:仪式。仪仗。司仪。
礼物:贺仪。谢仪。
供测量、绘图、实验用的器具:仪器。
法制,准则:仪刑。“设仪立度,可以为准则”。
姓。

笔画数:5;
部首:亻;
笔顺编号:32434


仪字开头的组词

仪字在中间的组词

仪字结尾的组词

仪字二字组词

仪字三字组词

仪字四字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