屐的组词

屐齿 jī chǐ1.屐底的齿。 2.指足迹;游踪。 3.指履声,脚步声。
裙屐 qún jī1.亦作"裠屐"。 2.裙,下裳;屐,木底鞋。原指六朝贵游子弟的衣着。后泛指富家子弟的时髦装束。 3.借指衣着时髦的富家子弟。
谢屐 xiè jī1.见"谢公屐"。
一屐 yī jī1.一只鞋子。传说菩提达磨死后于后魏孝明帝太和十九年葬熊耳山,后三年宋云使西域回,遇师于葱岭,见手携只履。云问:"师何往?"师曰:"西天去。"又谓云曰:"汝主已厌世。"暨云复命﹐明帝已逝。孝庄即位﹐云具奏其事﹐帝令启棺﹐唯一革履尚存﹐举朝为之惊叹﹐奉诏取遗履于少林寺供养。见《景德传灯录.菩提达磨》。后因以"一屐"为赞颂佛教大师法力之典实。
木屐 mù jī1.木底鞋。或有齿,或无齿。
桑屐 sāng jī1.桑木做的木屐。
步屐 bù jī1.脚步。 2.闲行;散步。
游屐 yóu jī1.出游时穿的木屐。亦代指游踪。
笋屐 sǔn jī1.用笋壳编结为面的木屐。
屐子 jī zǐ1.指木鞋。
履屐 lǚ jī1.鞋。 2.借指脚。 3.见"履屐间"。
折屐 zhē/zhé/shé jī1.《晋书.谢安传》:"玄等既破坚,有驿书至,安方对客围棋,看书既竟,便摄放床上,了无喜色,棋如故。客问之,徐答云:'小儿辈遂已破贼。'既罢,还内,过户限,心喜甚,不觉屐齿之折。"后以"折屐"形容狂喜。
蹑屐 niè jī1.拖着木屐;穿着木屐。
车屐 chē jī1.即伏兔。古代车上部件。
野屐 yě jī1.古人出游所穿的木底鞋。
雨屐 yǔ/yù jī1.雨天所著的木屐。
飞屐 fēi jī1.犹飞步。疾走。
东山屐 dōng shān jī1.晋谢安在金陵城东筑别墅,常着屐来此游憩。谢玄等破苻坚,有驿书至,安方对客围棋,阅书既竟,了无喜色,棋如故。既罢,还内,过户限,心喜甚,不觉屐齿之折。事见《晋书.谢安传》。后因以"东山屐"为典。
云烟屐 yún yān jī1.登山屐。
沙棠屐 shā/shà táng jī1.一种木屐。以沙棠木做底。底下一般有齿,便于践泥﹑踏雪及登山。
猩猩屐 xīng xīng jī1.唐李肇《唐国史补》卷下:"猩猩者好酒与屐,人有取之者,置二物以诱之。猩猩始见,必大骂曰:'诱我也!'乃絶走远去,久而复来,稍稍相劝,俄顷俱醉,因遂获之。"后以"猩猩屐"比喻羁绊人的事物。
登山屐 dēng shān jī1.南朝宋诗人谢灵运游山时常穿的一种有齿的木屐。《南史.谢灵运传》:"寻山陟岭﹐必造幽峻……登蹑常着木屐﹐上山则去其前齿﹐下山去其后齿。"后常用作登山探幽的典故。
屐履间 jī lǚ jiān/jiàn1.履屐间。
履屐间 lǚ jī jiān/jiàn1.比喻小事。
谢公屐 xiè gōng jī1.一种前后齿可装卸的木屐。原为南朝宋诗人谢灵运游山时所穿﹐故称。事见《宋书.谢灵运传》﹕"寻山陟岭﹐必造幽峻﹐岩嶂十重﹐莫不备尽。登蹑常着木履﹐上山则去其前齿﹐下山去其后齿。"《南史.谢灵运传》引此作"木屐"。
阮家屐 ruǎn jiā/gū/jie jī1.晋阮孚﹐性好屐﹐尝自蜡屐﹐并慨叹说﹕"未知一生当着几量屐!"见《晋书.阮孚传》。后以"阮家屐"泛指木屐。
连齿木屐 lián chǐ mù jī1.一种鞋底多齿的木拖鞋。
屐齿之折 jī chǐ zhī zhé形容内心喜悦之甚。
裙屐少年 qún jī shào nián裙:下裳;屐:木鞋。裙屐是六朝贵族子弟的衣着。形容只知道讲究穿戴的年轻人。
视如敝屐 shì rú bì jī象破烂鞋子一样看待。比喻非常轻视。

屐的解释



木头鞋,泛指鞋:木屐。屐履。

笔画数:10;
部首:尸;
笔顺编号:5133321254


屐字开头的组词

屐的组词(以屐开头)有: 履间 齿 齿之折

屐字在中间的组词

屐的组词(屐字在中间)有: 履屐间 裙屐少年

屐字结尾的组词

屐字二字组词

屐字三字组词

屐字四字组词

屐的组词(四字词语)有: 连齿木屐 屐齿之折 裙屐少年 视如敝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