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的组词

咙胡 lóng hú1.喉咙。
胡儿 hú ér/er1.指胡人。多用为蔑称。 2.清末民初泛用为对外国人的蔑称。 3.指胡人的儿童。 4.果核。
胡子 hú zǐ①嘴周围和连着鬓角长的毛。②〈方〉胡匪。
胡椒 hú jiāo①常绿藤本植物,叶子卵形或长椭圆形,花黄色。果实小,球形,成熟时红色。未成熟果实干后果皮变黑,叫黑胡椒;成熟的果实去皮后色白,叫白胡椒。有辣味,是调味品,又可入药。②这种植物的果实。
胡说 hú shuō/shuì/yuè①瞎说:信口~。②没有根据的或没有道理的话:这纯属~,不必理会。
五胡 wǔ hú1.晋武帝死后,晋室内乱,北方少数民族匈奴族的刘渊及沮渠氏赫连氏,羯族石氏,鲜卑族慕容氏及秃发氏乞伏氏,氐族苻氏吕氏,羌族姚氏,相继在中原称帝,史称"五胡"。
缦胡 màn hú1.粗而没有文理的帽带,武士冠缨。 2.借指兵卒。
胡以 hú yǐ1.何以﹐为什么。
胡拨 hú bō1.即火不思。 2.云南纳西族的乐器名。与火不思是同类的乐器。
胡拿 hú ná1.胡来﹐胡闹。
胡搂 hú lǒu/lōu1.方言。犹收拾﹐归拢。
胡然 hú rán1.为何。表示疑问或反诘。 2.谓不知何故。表示不明原因。 3.突然。
胡觑 hú qù/qū1.随意偷看。
胡运 hú yùn1.泛指非汉族人的气数﹑国运。
胡鼓 hú gǔ1.古代北方民族的乐器。用手拍击。
训胡 xùn hú1.即训狐。
远胡 yuǎn/yuàn hú1.指西北边地的少数民族。
胡旋舞 hú xuán/xuàn wǔ1.古代西北民族的舞蹈。出自中亚的康国﹐唐时传入﹐以各种旋转动作为主。
串脸胡 chuàn liǎn hú1.连着鬓角的胡须,也叫"络腮胡子"。
劝酒胡 quàn jiǔ hú1.古时宴会中用以劝酒的小木偶。亦称酒胡﹑酒胡子。
死胡同 sǐ hú tòng指只有一个出入口的胡同。比喻绝境、绝路。
烝胡卢 zhēng hú lú1.蒸熟的葫芦瓜。
胡天神 hú tiān shén1.见"胡天"。
胡孙藤 hú sūn/xùn téng1.手杖名。
酒胡芦 jiǔ hú lú1.见"酒葫芦"。
胡天胡地 hú tiān hú dì用于贬义,形容言语荒唐、行为放肆。同“胡天胡帝②”。
信嘴胡说 xìn zuǐ hú shuō信:由。由着嘴胡说八道。
碧眼胡儿 bì yǎn hú er1.古代指西﹑北方少数民族。清末以来,则多指外国人。
胡行乱闹 hú xíng luàn nào指胡乱行动和嬉戏。
随口胡诌 suí kǒu hú zhōu随便搪塞。

胡的解释


(⑤鬍)

中国古代称北边的或西域的民族:胡人。胡服。胡姬(西域出生的少女)。胡越(“胡”在北方;“越”在南方,喻疏远、隔绝)。
泛指外国或外族的:胡椒。胡瓜(黄瓜)。胡琴。胡笳(古代北方民族的一种管乐器)。
乱,无道理:胡来。胡闹。胡吹。胡言乱语。
文言疑问词,为什么,何故:胡不归?“胡取禾三百廛兮?”
嘴周围和连着鬓角长的须毛:胡须。
古代指兽类颈下垂肉:“狼跋其胡。”
巷、小街道称“胡同(t恘g )”(用作巷名时,“同”读轻声不儿化)。
姓。

笔画数:9;
部首:月;
笔顺编号:122513511


胡字开头的组词

胡字在中间的组词

胡字结尾的组词

胡字二字组词

胡字三字组词

胡字四字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