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的组词

龙虾 lóng xiā/há无脊椎动物,甲壳纲,龙虾科。体粗壮,色鲜艳,常有美丽斑纹。头胸甲坚硬多棘。两对触角很发达,尤其是第二对;基部数节粗而有棘,但无鳞片。步足五对,无钳,都呈爪状。栖息海底,行动缓慢,不善游泳。肉味鲜美,是名贵的经济虾类。
毛虾 máo xiā/há1.虾的一种。体形侧扁﹐长一寸左右﹐额角短小﹐壳薄﹐群栖于泥沙底的近海。我国南北沿海都有。可干制成虾皮﹐也可制成虾酱和虾油供食用。
米虾 mǐ xiā/há1. 小虾。也叫“草虾”。
天虾 tiān xiā/há1.龙虱和桂花蝉之类水生昆虫。为广西﹑广东居民爱食之品。
虫虾 chóng xiā1.犹虫鱼。指考据﹑训诂之学。
虾公 xiā/há gōng1.虾苗。状似蜈蚣﹐故名。
虾夷 xiā/há yí1.亦作"虾蛦"。 2.日本古时北方未开化的民族。其人多毛及须髯﹑颡高﹑眼凹﹑鼻尖﹑肤色浅棕﹐居住在本州东北奥羽﹑北陆地方。一般认为北海道阿伊努人即其后裔。
虾姑 xiā/há gū1.虾的一种。形似虾而扁﹐第二对胸肢特大﹐很像螳螂的前足。俗称螳螂虾。
虾斗 xiā/há dǒu/dòu1.虾姑的一种。
虾虹 xiā/há hóng1.指彩色的云气。虾﹐通"霞"。
虾酱 xiā/há jiàng1.用虾做成的酱。
虾霸 xiā/há bà1.亦作"蛤霸"。 2.蟾蜍的别名。
虾鬼 xiā/há guǐ1.即虾蛄。
虾什蚂 xiā/há shí/shén mǎ/mā/mà1.亦作"蛤什蚂"。 2.满语。虾蟆之一种﹐也称哈士蟆。产于东北各省﹐是我国的特产。雌性者腹内有胶质块﹐中医用为滋补品。
虾蟆泉 xiā/há má quán1.泉名。在河南省陕县西门外。
虾蟆烟 xiā/há má yān1.亦作"蛤蟆烟"。 2.烟草的一种。
虾蟆瘟 xiā/há má wēn1.瘟疫名。一种即痄腮。多发于小儿﹐有传染性。以一侧或两侧腮部肿胀﹑疼痛为特征。常伴有恶寒﹑发热。
虾蟆窑 xiā/há má yáo1.窑名。明末景德镇有小街﹐烧瓷小如虾蟆﹐故名;又以窑在旧昌南镇﹐亦名小南窑。其器粗﹐质薄而坚﹐色白带青﹐盛行于世。
虾蟆衣 xiā/há má yī/yì1.青苔的别名。2.药草车前子的别名。
虾蟆车 xiā/há má chē/jú古代一种播种的车。后用以作战。
虾须帘 xiā/há xū lián1.一种用虾须织成的护书画卷的小帘。
将虾钓鳖 jiāng xiā diào biē比喻占人便宜。
虾兵蟹将 xiā bīng xiè jiàng古代神怪小说里海龙王手下的兵将。比喻敌人的爪牙或不中用的大小娄罗。
三脚虾蟆 sān jiǎo/jué xiā/há má1.歇后语,没处寻之意。
井底虾蟆 jǐng dǐ xiā má即井蛙。
水母目虾 shuǐ mǔ mù xiā比喻没有主见,随声附和。
虾荒蟹乱 xiā huāng xiè luàn指虾蟹成灾,将稻谷荡尽。旧因以为兵乱的征兆。
虾蟆头幡 xiā/há má tóu/tou fān1.古代兵器上的饰物。
虾蟆抱桂 xiā/há má bào guì1.《淮南子.说林训》:"月照天下﹐蚀于詹诸。"传说詹诸(蟾蜍)为月中虾蟆﹐食月;月中有桂。因用"虾蟆抱桂"指月蚀。
蟹将虾兵 xiè jiàng xiā bīng古代神怪小说里海龙王手下的兵将。比喻敌人的爪牙或不中用的大小娄罗。

虾的解释


(蝦)
xiā
节肢动物,身上有壳,腹部有很多环节。头部有长短触角各一对,胸部的脚第一对最大,末端像钳子。生活在水里,种类很多,可食:虾皮。虾米。虾子(虾卵)。虾兵蟹将(神兵中龙王的兵将,喻不中用的兵将)。

笔画数:9;
部首:虫;
笔顺编号:251214124


虾字开头的组词

虾字在中间的组词

虾字结尾的组词

虾字二字组词

虾字三字组词

虾字四字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