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的组词

坯布 pī bù1.织成后还没有经过印染加工的布。
布丁 bù dīng1.英语pudding的译音。西餐食品,用面粉﹑牛奶﹑鸡蛋﹑水果等制成。
布覆 bù fù1.回信用的套语。意谓陈述并回复如上。
葛布 gé/gě bù用葛的纤维织成的布,可以做夏季服装等。
东布 dōng bù1.练帛。
公布 gōng bù(政府机关的法律、命令、文告,团体的通知事项)公开发布,使大家知道:~于众ㄧ~新宪法ㄧ食堂的账目每月~一次。
分布 fēn/fèn bù散布(在一定的地区内):人口~图ㄧ商业网点~得不均匀。
卫布 wèi bù1.指粗布衣服。语出《左传.闵公二年》:"卫文公大布之衣,大帛之冠。"杨伯峻注:"大布衣﹑大白冠,所以示俭。"
油布 yóu bù1.涂上桐油的布,用以防水防湿。
瀑布 pù/bào bù1.从悬崖或河床纵断面陡坡处倾泻下的水流。远看如挂着的白布。
申布 shēn bù1.犹宣布。
绢布 juàn bù1.泛指丝麻织物。
展布 zhǎn bù1.犹陈述。 2.指展现。 3.施展。 4.抹布。
布奠 bù diàn1.古代大夫家祭时酬答宾客之礼。 2.谓陈列祭品。
布子 bù zǐ1.指蚕纸。承接蚕蛾产卵以留蚕种的纸。
布帘 bù lián1.旧时酒家做幌子的布旗。
布置 bù zhì1.安排诗文书画的结构。 2.部署任务或活动。 3.对场所作整理﹑安排。
布行 bù xíng1.谓显示操行。
布衰 bù cuī1.旧时丧服。
扣布 kòu bù1.土制棉布。
布政使 bù zhèng shǐ1.官名。明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改行中书省为承宣布政使司。宣德后,全国府﹑州﹑县等分统于两京和十三布政使司,每司设左﹑右布政使各一人,为一省最高行政长官。后因军事需要,增设总督﹑巡抚等官,权位高于布政使。清代始正式定为督﹑抚属官,专管一省的财赋和人事。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后,每省设布政使一员,直隶亦设,江苏则设二员,分驻江宁﹑苏州。俗称藩司﹑藩台。参阅《续文献通考.职官.布政使司》﹑《清会典事例.吏部.官制》。
斜纹布 xié wén/wèn bù1.一种棉织品,正面现出明显的斜纹,是普通的衣料。
布帛菽粟 bù bó shū sù帛:丝织品;菽:豆类;粟:小米,泛指粮食。指生活必需品。比喻极平常而又不可缺少的东西。
切切此布 qiè qiè cǐ bù旧时布告末尾的套语。
布德施恩 bù dé shī ēn布、施:给与。把恩德给与别人。
排兵布阵 pái bīng bù zhèn指排列队伍,摆列战斗阵势。亦引申指安排、布置事情。
推诚布信 tuī chéng bù xìn诚:真心;信:信义。拿出真心,广布信义。即以真心信义待人。
裙布钗荆 qún bù chāi jīng钗:妇女的发饰;荆:灌木名。荆枝为钗,粗布为裙。形容妇女装束简陋寒素。
钗荆裙布 chāi jīng qún bù荆枝作钗,粗布为裙。形容妇女装束朴素。
青袍布袜 qīng páo bù wà1.同"青鞋布袜"。

布的解释



棉、麻及棉型化学短纤维经纺纱后的织成物:布匹。布帛。布衣。
古代的一种钱币。
宣告,对众陈述:宣布。发布。布告。开诚布公(推诚相见,坦白无私)。
分散到各处:散布。遍布。星罗棋布。
流传,散播:布道。布施。
做出安排:布置。布景。布局。
姓。

笔画数:5;
部首:巾;
笔顺编号:13252


布字开头的组词

布字在中间的组词

布字结尾的组词

布字二字组词

布字三字组词

布字四字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