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的组词

尸蜡 shī là/zhà1.一种特殊的尸体现象。尸体埋在不通风的潮湿地方或停留水中,三个月后,皮下脂肪分解成脂肪酸和甘油。脂肪酸和蛋白质分解产物中的氨结合,形成脂肪酸铵﹐再和水中的钙﹑镁等结合﹐形成不溶于水的灰白色蜡状物质,使埋葬多年的尸体不干枯腐朽。
蜡烛 là/zhà zhú用蜡或其他油脂制成的供照明用的东西,多为圆柱形 。
栀蜡 zhī là/zhà1.谓用栀﹑蜡涂饰。语出唐柳宗元《鞭贾》。亦喻伪饰欺世的言行。
油蜡 yóu là/zhà1.即蜡烛。
然蜡 rán là/zhà1.点燃蜡烛。 2.指燃烧油脂之属。
戒蜡 jiè là/zhà1.见"戒腊"。
蜡丸 là/zhà wán(~儿)①用蜡做成的圆形外壳,内装药丸,古代也在蜡壳里面放传递的机密文书。②外面包有蜡皮的丸药。
蜡像 là/zhà xiàng用蜡做成的人或物的形象。
蜡圆 là/zhà yuán1.即蜡丸。
蜡子 là/zhà zǐ1.宝石的一种。 2.亦称"蜡种"。白蜡虫产卵时所作之巢。
蜡屐 là/zhà jī1.以蜡涂木屐。语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雅量》:"或有诣阮(阮孚)﹐见自吹火蜡屐﹐因叹曰:'未知一生当着几量屐!'神色闲畅。"后因以"蜡屐"指悠闲﹑无所作为的生活。 2.涂蜡的木屐。
蜡床 là/zhà chuáng制白蜡的工具。
蜡日 là/zhà rì1.年终蜡祭八神之日。晋陶潜有《蜡日》诗。
蜡本 là/zhà běn1.以蜡涂绢﹐临摹原画﹐称"蜡本"。
蜡檄 là/zhà xí1.封在蜡丸中的檄文。
蜡泪 là/zhà lèi蜡烛燃烧时流下的蜡烛油。
蜡烟 là/zhà yān1.蜡烛的烟。
蜡石 là/zhà shí/dàn1.火山石的一种。可供赏玩。
蜡纸 là/zhà zhǐ①表面涂蜡的纸,用来包裹东西,可以防潮。②用蜡浸过的纸,刻写或打字后用来做油印底版。
蜡绢 là/zhà juàn1.见"蜡丸绢书"。
蜡虫 là/zhà chóng1.即白蜡虫。成群栖息在白蜡树或女贞树上。雄虫能分泌白蜡﹐包围体躯。早在十三世纪﹐我国已知饲养白蜡虫以生产白蜡。
蜡鼻 là/zhà bí1.鹞鹰的一种。鼻根色黄﹐故名。
叶蜡石 yè/xié là/zhà shí/dàn质地滑腻如玉的石质矿物。化学成分为al_2[si_4o_10](oh)_2。常为致密块状、叶片状、鳞片状等集合体。磨后有强蜡状光泽,摩斯硬度1~2,易雕刻加工。呈白色、微黄、浅绿等色。较著名的有寿山石、青田石和昌化石等。常用于雕刻印章和工艺品,也用于造纸、陶瓷、橡胶等工业部门。
江西蜡 jiāng xī là/zhà1.见"江西腊"。
插蜡烛 chā là zhú1.方言。比喻停着不动。
蜡糖人 là/zhà táng rén1.以染色蜡液加入饴糖中所制成的小偶人。
栀言蜡貌 zhī yán là/zhà mào1.见"栀貌蜡言"。
栀貌蜡言 zhī mào là/zhà yán1.唐柳宗元《鞭贾》载,有富家子以五万钱购一鞭,谓以巨款购此鞭,为爱其色黄而有光泽,持以夸示与柳。柳命僮仆烧汤洗之,则鞭之色泽尽失,现出枯干苍白的本色。乃知"向之黄者栀也,泽者蜡也。"因曰:"今之栀其貌,蜡其言,以求贾技于朝,当其分则善。一误而过其分,则喜;当其分,则反怒,曰:'余曷不至于公卿?'然而至焉者亦良多矣!"后因以"栀貌蜡言"指伪饰的面貌与言辞。
白蜡明经 bái là míng jīng白蜡:比喻光秃空白。明经:科举制度中科目之一。比喻屡试不中。
蜡丸绢书 là/zhà wán juàn shū1.即蜡丸帛书。

蜡的解释


(蠟)

动物、植物或矿物所产生的油质,具有可塑性,易熔化,不溶于水,可溶于二硫化碳和苯:石蜡。蜂蜡。蜡版。蜡笔。蜡疗。蜡染。蜡人。蜡纸。蜡烛。蜡黄(形容颜色黄得像蜡)。蜡丸。

笔画数:14;
部首:虫;
笔顺编号:25121412212511


蜡字开头的组词

蜡字在中间的组词

蜡字结尾的组词

蜡字二字组词

蜡字三字组词

蜡字四字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