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的组词

乐戏 lè/yuè xì/hū1.犹乐妓。指歌舞艺人。
傲戏 ào xì1.遨游嬉戏。
演戏 yǎn xì/hū1.表演戏剧。
妙戏 miào xì/hū1.美妙的表演。
娭戏 xī/āi xì/hū1.嬉戏,游戏。
孟戏 mèng xì/hū1.古代传说中驯养百禽的人物。
官戏 guān xì/hū1.宫中演出的戏剧。
戏亵 xì/hū xiè1.轻薄。
戏具 xì/hū jù1.赌具和游戏用具的统称。 2.演戏的道具。
戏剧 xì jù由演员扮演角色,为观众表演故事情节的艺术。是以文学、导演、表演、音乐、美术等多种成分的综合,按作品类型可分为悲剧、喜剧、正剧等,按题材可分为历史剧、现代剧等。在中国,戏剧是戏曲、话剧、歌剧等的总称,也常专指话剧。在西方,戏剧(英文drama)即指话剧。
戏台 xì/hū tái/tāi1.舞台,供演出用的台。
戏楼 xì/hū lóu1.表演杂技戏曲的楼台。
戏路 xì/hū lù1. 演员可以饰演的角色范围。
抢戏 qiǎng/qiāng/chēng xì/hū1. 将演出据为己有或超出应享部分。如:黑猩猩居然跟人抢戏。
散戏 sàn/sǎn xì/hū1.戏剧演出结束,观众离开剧场。
胡戏 hú xì/hū1.胡人的歌舞﹑杂技等。
虙戏 fú xì/hū1.亦作"虙羲"。 2.即伏羲。
言戏 yán xì/hū1.犹言谑。
调戏 tiáo/diào xì/hū1.戏弄﹔嘲谑﹔玩耍。 2.特指对妇女进行侮辱性的挑引戏弄。
髦儿戏 máo ér/er xì/hū1.旧时全部由青年女演员组成之戏班或演出的戏。清同治﹑光绪年间出现于京沪等地,多演唱京剧。清裕德菱《梨园佳话.馀论.女伶》:"女剧沪上谓之髦儿戏。髦﹐盖髻也。昔时妇人拖长髻而作男子冠服,致足笑人﹐故有此称﹐非时彦之谓也。"一说﹐原称"毛儿戏"。因创始班主名李毛儿﹐故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九回:"﹝雅琴﹞又预备叫一班髦儿戏来﹐当日演唱。"张友鹤校注:"一种由女演员组成的戏班﹐据前人考证﹐髦儿本作毛儿﹐因创始的班主为李毛儿而得名。最初专应堂会唱徽调;后来也在戏院演
没戏唱 méi/mò xì/hū chàng1.比喻事情办不起来或维持不下去。
现代戏 xiàn dài xì戏曲名词。指以现代历史和生活故事为题材的戏曲剧目。中国古代戏曲已有反映其当代生活的剧目,如元代的杂剧《窦娥冤》,明代的传奇《清忠谱》,辛亥革命前后的京剧《潘烈士投海》等。今之现代戏,指反映五四运动以来的历史和生活故事的戏曲剧目。
猕猴戏 mí hóu xì/hū1.《礼记.乐记》"獶杂子女"汉郑玄注:"獶,狝猴也。言舞者如狝猴戏也。"后因以"猕猴戏"指猴戏。
嗔面戏 chēn miàn xì1.唐代杂戏名。表演时,演员以手举足加于颈上。
宓戏氏 mì/fú xì/hū shì/zhī1.见"宓羲氏"。
戏折子 xì/hū zhē/zhé/shé zǐ1.开列戏曲目录的折子。
戏提调 xì/hū tí/dī/dǐ tiáo/diào1.旧时在戏曲堂会中专管分配脚色﹑安排节目秩序的人。
逢场游戏 féng chǎng yóu xì犹言逢场作戏。偶尔凑凑热闹。
假戏真做 jiǎ xì zhēn zuò指戏演得逼真或把假的事情当作真的来做。
游蜂戏蝶 yóu fēng xì dié飞舞游戏的蝴蝶和蜜蜂。后用以比喻浪荡子弟。

戏的解释


(戲)

玩耍:游戏。儿戏。嬉戏。戏豫(嬉游逸乐)。二龙戏珠。
嘲弄,开玩笑:戏言。戏弄。戏谑(用诙谐有趣的话开玩笑)。
演员在舞台上化装表演故事的艺术:戏剧。戏文。戏码(戏曲演出的节目)。戏剧性。
指具体剧种:京戏。黄梅戏。皮影戏。木偶戏。马戏。


(戲)

〔於(
(戲)w?)戏〕同“呜呼”。

笔画数:6;
部首:戈;
笔顺编号:541534


戏字开头的组词

戏字在中间的组词

戏字结尾的组词

戏字二字组词

戏字三字组词

戏字四字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