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的组词

州县 zhōu xiàn/xuán1.州与县的合称。 2.指州县官。
世县 shì xiàn/xuán1.世代居住的县份。
乐县 lè/yuè xiàn/xuán1.亦作"乐悬"。 2.指悬挂的钟磬类乐器。 3.也以指钟磬之乐。 4.指悬挂钟磬之类乐器的架子。
五县 wǔ xiàn/xuán1.指汉代长安附近的长陵﹑安陵﹑阳陵﹑武陵﹑平陵五县。
县佐 xiàn/xuán zuǒ1.县令辅佐官员之统称。辛亥革命后专置县佐官职,为县知事的佐理,设于县内要地,不与县知事同城。掌理县知事委办的各项事务,并得于驻地就近指挥监督该地警察及处理违警案件。后废。
县佰 xiàn/xuán bǎi1.恶霸。
县子 xiàn/xuán zǐ1.爵名。
县市 xiàn/xuán shì1.县中街市。
县王 xiàn/xuán wáng1.三国魏以县封诸王,其郡为国。见《三国志.魏志.彭城王据传》。晋始定为爵名,后改正县王,增邑三千户,制度如郡侯。见《晋书.职官志》。南北朝间或置之。
县疣 xiàn/xuán yóu1.下垂的瘤。
县絶 xiàn/xuán jué1.悬系之绳断绝。 2.相差极远。
县网 xiàn/xuán wǎng1.悬网。比喻法令刑律。
县耜 xiàn/xuán sì1.悬耜。谓闲置农具,不耕作。
县胥 xiàn/xuán xū1.县吏。
县长 xiàn/xuán cháng/zhǎng1.一县之行政长官。秦汉时人口万户以上的称县令,万户以下的称"县长"。唐宋以后有所更改,至民国时,又改称"县长"。
县门 xiàn/xuán mén1.古时守城之闸板,安装于内城门,无事则悬起,寇至则下之。
县鸡 xiàn/xuán jī1.古时大赦日,悬金鸡于长杆上,然后集罪犯,击鼓,宣读赦令。古人迷信天鸡星动,必当有赦,故有此仪式。
旁县 páng/bàng xiàn/xuán1.邻近的县。
本县 běn xiàn1.原籍所在的县份。 2.称自己所在之县。 3.当地的知县。 4.旧时知县的自称。
杂县 zá xiàn/xuán1.海鸟名。亦名爰居。
枭县 xiāo xiàn/xuán1.见"枭悬"。
特县 tè xiàn/xuán1.古代礼制,士(一说大夫)陈乐器,规定只能张设一面,称"特县(悬)"。
寿县 shòu xiàn在安徽省中部、淮河南岸。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古名寿春,曾为战国楚都。前秦王苻坚在公元383年淝水之战中兵败于此。人口122万(1995年)。古迹有淮南王墓、芍陂、孙叔敖祠、报恩寺。
山县 shān xiàn/xuán1.山区县邑。
弛县 chí xuán1.亦作"弛悬"。 2.收藏钟磬等悬挂的乐器。谓罢乐。
诚县 chéng xuán1.见"诚悬"。
贵县 guì xiàn/xuán1.对县官的尊称。
叶县凫 yè/xié xiàn/xuán fú1.汉应劭《风俗通.正失.叶令祠》:"俗说孝明帝时,尚书郎河东王乔,迁为叶令,乔有神术,每月朔常诣台朝,帝怪其来数而无车骑,密令太史候望,言其临至时,常有双凫从东南飞来;因伏伺,见凫举罗,但得一双舄耳。"后因以"叶县凫"指代得到皇上眷念的县令。
潘安县 pān ān xiàn/xuán1.古代河阳县的别称。晋潘岳(字安仁)曾为河阳令,故称。
束马县车 shù mǎ xiàn chē形容走山路的艰险情况。同“束马悬车”。

县的解释


(縣)
xiàn
中国省级以下的一种行政区划。


(縣)
xuán
古同“悬”。

笔画数:7;
部首:厶;
笔顺编号:2511154


县字开头的组词

县字在中间的组词

县字结尾的组词

县字二字组词

县字三字组词

县字四字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