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的组词

上海 shàng hǎi1.中国最大的工商业城市,中央直辖市,世界特大城市和十大港口之一。地扼长江出海口。面积6,186平方公里,(2005年)实有人口1921.35万。
后海 hòu hǎi1.北京什刹海的别称。
横海 héng/hèng hǎi1.汉将军名号。谓能横行海上。 2.横行海上。
死海 sǐ hǎi世界著名的大盐湖。在约旦和巴勒斯坦之间。面积1049平方千米。湖面低于地中海海面400米,是世界陆地最低处。气候炎热,蒸发强烈,降水稀少,湖面逐年下降。湖水含盐度高达230~250,水生植物和鱼类不能生存,故有“死海”之称。
汾海 fén hǎi1.指南北朝时期南汾州地区。今山西省吉县一带。
海估 hǎi gū/gù1.海贾,海上商人。
海岬 hǎi jiǎ1.突入海中的尖形陆地。
海报 hǎi bào戏剧、电影等演出或球赛等活动的招贴。
海潮 hǎi cháo海洋潮汐。指海洋水面定时涨落的现象。
海神 hǎi shén1.传说的海中之神。
海色 hǎi sè/shǎi1.海面呈现的景色。常受天空颜色﹑海底底质等的影响。 2.将晓时的天色。
瀚海 hàn hǎi〈书〉指沙漠:~无垠。
笔海 bǐ hǎi1.犹文苑;文海。 2.插笔的器具。
少海 shǎo/shào hǎi1.指渤海。也称幼海。 2.比喻太子。 3.经穴名。属手少阴心经。位于肘横纹尺侧端与肱骨内上髁之间凹陷处。
陇海 lǒng hǎi1.指陇海铁路沿线地区。
中南海 zhōnɡ nán hǎi在北京市区中部、故宫西侧。包括中海与南海,与北海统称三海。面积100公顷,其中水面约47公顷。中海开凿于金、元时,南海开凿于明初。清代与北海统称为西海子,亦称太液池。为皇家禁苑。园内景色美丽。有水云榭、丰泽园、瀛台等胜迹,光绪皇帝曾被囚于瀛台。园内还有崇雅殿、怀仁堂、紫光阁、武成殿等建筑。新中国成立后,为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所在地。丰泽园内菊香书屋为毛泽东故居。
望海潮 wàng hǎi cháo词牌名。始见于宋代柳永《乐章集》。双调,一百零七字,押平声韵。
沧海君 cāng hǎi jūn1.秦时一贤者之号。沧,也写作"仓"。《史记.留侯世家》:"良尝学礼淮阳。东见仓海君。得力士﹐为铁椎重百二十斤。"《汉书.张良传》同。颜师古注:"晋灼曰:'海神也。'如淳曰:'东夷君长也。'二说并非。盖当时贤者之号也。良既见之﹐因而求得力士。"唐李白《送张秀才谒高中丞》诗:"感激黄石老﹐经过沧海君。"一说﹐为假托的人名。见清袁枚《随园随笔.史迁叙事意在言外》。
海底眼 hǎi dǐ yǎn比喻事情的底细、内幕或隐秘。
爱琴海 ài qín hǎi地中海的一部分。在希腊和土耳其之间。面积约21.4万平方千米。海岸线曲折。海域中岛屿星罗棋布,密度居世界海洋之首。
孽海花 niè hǎi huā长篇小说。清代曾朴作。三十五回。前六回为金松岑所作,经曾朴修改。以状元金雯青和名妓傅彩云的婚姻为线索,展现同治初年至甲午战争三十年间的晚清社会风貌,对清政府的腐朽和帝国主义的野心作了一定程度的揭露和批判,但描写佚闻艳事过多。小说结构工巧,文采斐然,为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一。
蒲类海 pú lèi hǎi1.古湖泊名。即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部巴里坤湖。
以蠡测海 yǐ lǐ cè hǎi蠡:贝壳做的瓢。用贝壳来量海。比喻观察和了解很狭窄很片面。
木居海处 mù jū hǎi chù木居:依树而居。指外族或少数民族居住在深山海岛。
海外扶余 hǎi wài fú yú扶余:传说中的古国名,有说是今天的日本,也有说是今天的南美洲。比喻遥远的与世隔绝的异国他乡。
百川归海 bǎi chuān guī hǎi川:江河。许多江河流入大海。比喻大势所趋或众望所归。也比喻许多分散的事物汇集到一个地方。
百川朝海 bǎi chuān cháo hǎi众水奔流趋向大海。多比喻无数分散的事物都汇集到一处。
山呼海啸 shān hū hǎi xiào山在呼叫,海在咆啸。形容气势盛大。也形容极为恶劣的自然境况。
荡海拔山 dàng hǎi bá shān摇动大海,拔起高山。形容力气非常大。
跨山压海 kuà shān yā hǎi跨过高山,接近大海。喻势力扩展。

海的解释


hǎi
靠近大陆,比洋小的水域:海洋。海域。海拔。海疆。海内。海岸。海誓山盟。五湖四海。
用于湖泊名称:青海。中南海。
容量大的器皿,巨大的:海碗。海涵(敬辞,称对方大度包容)。夸下海口。
喻数量多的人、事物像海的:人山人海。火海。
漫无目标地:海骂。海找。
古代指从外国来的:海棠。
特指中国上海:海派。
姓。

笔画数:10;
部首:氵;
笔顺编号:4413155414


海字开头的组词

海字在中间的组词

海字结尾的组词

海字二字组词

海字三字组词

海字四字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