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的组词

庶政 shù zhèng1.各种政务。
政柄 zhèng bǐng1.犹政权。
政法 zhèng fǎ1.法制。 2.法度﹑法规。 3.政治和法律的合称。
政道 zhèng dào1.施政的方略。
兼政 jiān zhèng1.兼治政事。旧指士人为官。
几政 jī/jǐ zhèng1.犹要政。
吕政 lǚ zhèng1.指秦始皇嬴政。秦始皇实为吕不韦所生,称之为吕政,含有轻蔑之意。
曲政 qū/qǔ zhèng1.犹军政。
盐政 yán zhèng1.犹盐务。 2.指盐税。 3.指巡视盐务的官员。
窃政 qiè zhèng1.窃取政权。
嘉政 jiā zhèng1.善政;德政。
持政 chí zhèng1.争持家政。 2.执政。
推政 tuī zhèng1.指古代质朴之政。
政制 zhèng zhì1.政治制度。
政枢 zhèng shū1.政治大权。
政象 zhèng xiàng1.指政法条文。 2.政治情况。
觞政 shāng zhèng1.酒令。 2.借指宴会。
资政 zī zhèng1.帮助治理国政。 2.官职名。宋代置资政殿大学士,授予罢政的宰相或其他大臣。简称"资政"。 3.官职名。金置资政大夫一职,系正三品的文散官。元改为正二品。明清皆因之。 4.官职名。民国时期,总统府亦置资政若干人,由总统选聘,以备随时咨询。
达政 dá zhèng1.犹达治。
返政 fǎn zhèng1.犹还政。
邦政 bāng zhèng1.国家军政;执掌国家军政。
颛政 zhuān zhèng1.谓独揽政权,专权用事。颛,通"专"。
通政司 tōng/tòng zhèng sī1.明清时收受﹑检查内外奏章和申诉文书的中央机构。其长官为通政使。
拙政园 zhuō zhèng yuán中国四大名园之一。在江苏省苏州市娄门内东北街。明正德年间御史王献臣所建。占地约4公顷。太平天国时曾为忠王府。全园以水池为中心,主要建筑物临水而筑。分中、东、西三部分,有远香堂、天泉亭、秫香馆、鸳鸯厅等建筑,均有回廊相连。山石之上广植花木,景色佳丽。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政务院 zhèng wù yuàn1.某些国家的最高行政机关。在1954年9月以前我国中央人民政府用此名称,后改称国务院。
垂帘听政 chuí lián tīng zhèng垂帘:太后或皇后临朝听政,殿上用帘子遮隔。听:治理。指太后临朝管理国家政事。
人口政策 rén kǒu zhèng cè政府为实现一定的目标而采取的影响人口变动的各项措施的总称。包括生育政策、婚姻政策、健康政策、就业政策等。
政企分开 zhèng qǐ fēn kāi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措施。即改变各级政府机构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直接经营管理国有企业而国有企业没有经营管理自主权的状况,使政府机构主要担负经济全局的宏观调控职能,国有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独立经济主体;企业与政府机构不再存在行政隶属关系,两者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是增强企业活力的重要一环。
政策科学 zhèng cè kē xué以政策为研究对象的学科。从发展变化着的政策体系出发,研究政策的结构、功能、制定、运行和效益等内在联系与规律,为政策的正确决策、实施和评价提供依据。
资政新篇 zī zhèng xīn piān太平天国刊刻书籍之一。洪仁著。1859年由洪秀全批示后颁布。作者提出仿效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改革内政,发展工业,兴修水利,奖励技术发明等一系列建设国家的主张。是太平天国后期的纲领性文件。但因历史条件限制而没有具体实施。

政的解释


zhèng
治理国家事务:政治。政府。政党。政权。政纲。政策。政令。政绩。政见。政客(为个人或某一集团利益从事政治活动的人)。政局。政变。参政。议政。
国家某一部门主管的业务:财政。邮政。民政。
家庭或集体生活中的事务:家政。
姓。

笔画数:9;
部首:攵;
笔顺编号:121213134


政字开头的组词

政字在中间的组词

政字结尾的组词

政字二字组词

政字三字组词

政字四字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