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的组词

赤米 chì mǐ1.也称桃花米。一种劣质米。《国语.吴语》:"今吴民既罢,而大荒荐饥,市无赤米。"韦昭注:"赤米:米之奸者。"宋程大昌《演繁露.赤米》:"赤米,今有之,俗称红霞米,田之高卬者,乃以种之,以其早熟且耐旱也……《南史.任昉传》:'昉解新安太守,去惟载桃花米。'即赤米是也。"宋陆游《村居书事》诗:"白盐赤米已过足,早韭晚菘犹恐奢。"一说即籼米,见清顾张思《土风录》卷六。
丁米 dīng/zhēng mǐ1.按人口缴纳的税米。
南米 nán/nā mǐ1.南方各省漕粮的总名,旧时的一种实物税。自南方征得粮米,经漕运至京师等地,供官军食用。
梁米 liáng mǐ1.谷物之一种。
竹米 zhú mǐ1.即竹实。
米勒 mǐ lè/lēi①让·弗朗索瓦·米勒(jeanfran{{cc}}oismillet,1814-1875)。法国画家。巴比松画派代表人物。生于农家。1849年起定居巴比松村,从事耕作。作品多描绘农民的劳动生活和淳朴性格,画风质朴、凝重,富有抒情气氛。主要作品有《拾穗者》、《晚钟》、《牧羊女》等。②阿瑟·米勒(arthurmiller,1915-)。美国剧作家。在密歇根大学学习期间开始戏剧创作。后当过卡车司机、侍者和工人。剧作有《全是我的儿子》、《推销员之死》、《炼狱》、《堕落之后》等。
米潘 mǐ pān1.淘米水。
米粟 mǐ sù1.米和粟。泛指粮食。
米糵 mǐ niè1.见"米糱"。
米谷 mǐ gǔ/gǔ/yù1.泛指粮食。
米颠 mǐ diān1.北宋书画家米芾的别号。米芾字元章,以其行止违世脱俗,倜傥不羁,人称"米颠"。
红米 hóng/gōng mǐ1.糙米。
耗米 hào mǐ1.旧时官府征收钱粮时以弥补损耗为名额外加征的部分。
聚米 jù mǐ1.《后汉书.马援传》:"援因说隗嚣将帅有土崩之埶﹐兵进有必破之状。又于帝前聚米为山谷﹐指画形埶﹐开示众军所从道径往来﹐分析曲折﹐昭然可晓。"后因以"聚米"比喻指划形势﹐运筹决策。 2.米堆。形容矮小。
菵米 wǎng mǐ1.即菵草。
蛇米 shé mǐ1.蛇床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三.蛇床》。参见"蛇床"。
赍米 jī mǐ1.携米赠人。
高粱米 gāo liáng mǐ碾去皮的高粱子实。
吃生米 chī shēng mǐ1.比喻粗野﹑不通情理。
米外史 mǐ wài shǐ1.宋代书画家米芾,别号海岳外史,故称。
米粮川 mǐ liáng chuān盛产粮食的平川地带:北大荒成了东北的米粮川。
米襄阳 mǐ xiāng yáng1.指宋代书画家米芾。芾襄阳人,因称。明徐祯卿有《从吴学士侄奎观摩米襄阳山水图并学士题识》诗。
埃米尔 āi mǐ ěr1. 贵族、酋长或地方长官,尤指阿拉伯和非洲的酋长或地方长官——常用作头衔。
五斗米师 wǔ dǒu/dòu mǐ shī1.推行五斗米道的传道师。
克-厘米 kè -lí mǐ1.转矩的单位,等于1克重量作用在1厘米长的杠杆臂上。2.厘米·克·秒制中的功单位,等于把1克重量反抗重力上升1厘米高所作的功。
克什米尔 kè shí mǐ 'ěr1.全称“查谟和克什米尔。”位于南亚次大陆北部山区。面积约19万平方公里。人口约500多万,其中77%信伊斯兰教,20%信印度教,还有少数锡克教徒和佛教徒。
狧糠及米 tà kāng jí mǐ狧:用舌头舔东西。舔米外的糠,一直舔到里面的米。比喻占据的地方再夺取政权。也比喻由表及里,逐步进逼。
米粒之珠 mǐ lì zhī zhū比喻细微弱小的东西。
粒米束薪 lì mǐ shù xīn极言粮草之少。
聚米为山 jù mǐ wéi shān东汉马援堆米成山,以代地形模型,给皇帝分析军事形势、进军计划,讲得十分明了。指形象地陈述军事形势,险要的地形。

米的解释



谷类或其他植物的子实去了皮的名称:小米。大米。稻米。米珠薪桂(米像珍珠;柴像桂木,形容物价昂贵,生活困难)。
国际长度单位(旧称“公尺”“米突”),一米等于三市尺。
姓。

笔画数:6;
部首:米;
笔顺编号:431234


米字开头的组词

米字在中间的组词

米字结尾的组词

米字二字组词

米字三字组词

米字四字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