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的组词

三统 sān tǒng1.指夏﹑商﹑周三代的正朔。夏正建寅为人统,商正建丑为地统,周正建子为天统。亦谓之三正。 2.指三统历。
中统 zhōnɡ tǒnɡ1.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的省称。成立于1938年,是国民党CC派陈果夫﹑陈立夫所控制的特务组织。
军统 jūn tǒng1.军事方面的统率者。 2.清末新军军一级最高官称。 3.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的省称。国民党的特务组织之一。1938年成立。前身为复兴社核心组织力行社的特务处。1946年6月,军统局的公开武装特务部分划归国防部二厅,秘密核心部分改组为国防保密局。
督统 dū tǒng1.监督统率;率领。
祖统 zǔ tǒng1.先祖的垂统;遗业。 2.指一姓嫡传统系。
统业 tǒng yè1.指帝王之业。
统制 tǒng zhì1.统领制约。 2.官名。北宋于出师作战时选拔一人为都统制,总辖诸将。至南宋建炎初设置御营司都统制,始为职官名。又有统制﹑同统制﹑副统制等。见《宋史.职官志七》。元明不置此职。清末统辖一镇的军事长官也称统制。 3.集中控制。
统带 tǒng dài1.统辖带领。 2.清末统辖一标的军官。见《清史稿.职官志六》。
统感 tǒng gǎn1. 外部世界或内心世界的统一观或统一感。如:统感心理学。
统独 tǒng dú1. 统一和独立。
统购 tǒng gòu1.国家对某些有关国计民生的重要物资实行有计划的统一收购。
开统 kāi tǒng1.谓开创世代相继的皇统。
摄统 shè/niè tǒng1.总揽﹐总理。
血统 xuè/xiě tǒng由血缘关系形成的亲属系统。凡同一祖先的人为同一血统。
贻统 yí tǒng1.把基业传给后世子孙。
适统 shì/kuò tǒng1.犹正统。
遥统 yáo tǒng1.犹遥控。
长统 cháng tǒng1.指较长的筒状部分。用于靴﹑袜。
霸统 bà tǒng1.指割据一方而力量足以号令天下的政权。
大一统 dà yī tǒng1.《公羊传.隐公元年》:"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徐彦疏:"王者受命﹐制正月以统天下﹐令万物无不一一皆奉之以为始﹐故言大一统也。"《汉书.王吉传》:"《春秋》所以大一统者﹐六合同风﹐九州共贯也。"大﹐重视﹑尊重;一统﹐指天下诸侯皆统系于周天子。后世因称封建王朝统治全国为大一统。
总统制 zǒng tǒng zhì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为国家行政权力中心的政体。二元制的一种。总统由选民选举产生,不对议会负责。总统直接组织和领导政府,政府只对总统负责。总统的权力和议会的权力相互制约。美国从18世纪开始实行,现已有许多国家仿效。有些国家的总统只是国家元首,不是政府首脑,政府由议会产生,对议会负责,这就不是总统制,而是内阁制。
人口统计 rén kǒu tǒng jì指在特定的期限内,通过经常登记和人口普查,对某个国家或某个地区人口及其变动的统计。统计的内容通常有人口数,人口的地区分布,人口的性别、年龄、职业、民族等各种构成,人口的出生、死亡、迁移和婚姻状况等。
传统词类 chuán/zhuàn tǒng cí lèi1. 传统的按词所表示的意义及其在句子中所起的作用而区分的词的类别。
传统逻辑 chuán/zhuàn tǒng luó jí亦称“普通逻辑”。不同于数理逻辑的形式逻辑。它创立于古代,不断丰富发展而沿用迄今,故称。
传统集邮 chuán/zhuàn tǒng jí yóu集邮的一个类别。收集某一国家(地区)在一定时期发行的邮票。主要研究邮票本身的各种特征,如邮票的发行历史及其版别、齿孔、纸张、水印、背胶、刷色和所盖邮戳等。一般以收集新票、旧票、实寄封、变体票、邮票印刷样张等为内容。
淋巴系统 lín/lìn bā xì/jì tǒng循环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包括淋巴管、淋巴结、扁桃体和脾脏。功能是把血浆、淋巴液及一般组织液等体液送回心脏,以及制造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等。
统治阶级 tǒng zhì jiē jí1.掌握国家政权的阶级。有时特指占统治地位的剥削阶级。
统筹统支 tǒng chóu tǒng zhī指统一筹集统一开支。
配电系统 pèi diàn xì/jì tǒng由配电站、高压配电线路、配电变压器、低压配电线路以及相应的控制保护设备组成的系统。其常用的供电方式有三相三线制或三相四线制。
鹰狗总统 yīng gǒu zǒng tǒng1.清代职掌鹰狗处的官吏。由侍卫兼任。

统的解释


(統)
tǒng
总括,总起来:统一。统率(shu刬 )。统帅。统摄(统辖)。统考。统筹。统战。统共。统购统销。
事物的连续关系:系统。血统。传(chu俷 )统。体统。

笔画数:9;
部首:纟;
笔顺编号:551415435


统字开头的组词

统字在中间的组词

统字结尾的组词

统字二字组词

统字三字组词

统字四字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