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的组词
三桓 | sān huán1.春秋时鲁国大夫孟孙(仲孙)﹑叔孙﹑季孙都是鲁桓公的后代,故称"三桓"。文公死后,三桓势力日强,分领三军,实际掌握了鲁国的政权。 |
单桓 | dān/shàn/chán huán1.汉西域国名。地在今新疆乌鲁木齐。 |
檀桓 | tán huán1.中药名。黄蘖的根。 2.古地名。 |
桓伊 | huán yī东晋谯郡铚(今安徽宿县境内)人。字叔夏,小字野王。善吹笛。淝水之战立有大功。曾抚筝而歌,讽谏孝武帝应和宰相谢安合作。又曾在青溪河边应王徽之要求,奏笛曲《三调》,奏毕即离去。明代《神奇秘谱》所载琴曲《梅花三弄》,据说即根据此笛曲改编而成。 |
桓友 | huán yǒu1.指春秋郑桓公。因其名友,故称。 |
桓圭 | huán guī1.古代帝王与公﹑侯﹑伯﹑子﹑男五等诸侯于朝聘时各执玉圭以为信符,圭有六种,表不同的爵秩等级,"桓圭"为公爵所执。 |
桓孟 | huán mèng1.汉鲍宣妻桓少君和梁鸿妻孟光的并称。旧时并视为贤妻的典范。 |
桓宫 | huán gōng1.春秋齐桓公的祭庙。 |
桓文 | huán wén1.春秋五霸中齐桓公与晋文公的并称。 |
桓桓 | huán huán威武的样子:桓桓将军如虎。 |
桓楹 | huán yíng1.古代天子﹑诸侯葬时下棺所植的大柱子。柱上有孔,穿索悬棺以入墓穴。 2.华表。 |
桓灵 | huán líng1.东汉末世桓帝与灵帝的并称。 |
桓缪 | huán móu/miù/miào/mù/liǎo1.春秋五霸中齐桓公和秦缪公的并称。缪,通"穆"。 |
洀桓 | pán huán1.盘桓。逗留,徘徊。 |
平桓 | píng huán1.指周平王与桓王。 |
张桓 | zhāng huán1.汉张禹﹑桓荣的并称。两人皆以明经致高位。 |
质桓 | zhì huán1.东汉质帝﹑桓帝的并称。 |
赳桓 | jiū huán1.见"赳赳桓桓"。 |
顺桓 | shùn huán1.汉顺帝﹑汉桓帝的并称。 |
桓伊筝 | huán yī zhēng1.见"桓郎笛"。 |
盘桓髻 | pán huán jì1.即卧髻。盘卷屈折其发而成。 |
释提桓因 | shì tí/dī/dǐ huán yīn1.梵语。佛教经典所称诸天的天主或能天帝。即佛经所说忉利天之主。全称释迦提桓因陀罗,略称"释帝"或"帝释"。 |
下道齐桓 | xià dào qí huán1. 近古述及齐桓公。齐桓公,春秋五霸之首。如:上称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以刺世争。——《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
柳老悲桓 | liǔ lǎo bēi huán1.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桓公(桓温)北征,经金城,见前为琅邪时种柳皆已十围,慨然曰:'木犹如此,人何以堪!'攀枝执条,泫然流泪。"后因以"柳老悲桓"谓人老感叹华年易逝。 |
桓伊三弄 | huán yī sān nòng/lòng1.《晋书.桓伊传》:"﹝伊﹞善音乐,尽一时之妙……徽之(王徽之)便令人谓伊曰:'闻君善吹笛,试为我一奏。'伊是时已贵显,素闻徽之名,便下车,踞胡床,为作三调,弄毕,便上车去。"据《神奇秘谱》载,琴曲《梅花三弄》即据此改编而成。后因以"桓伊三弄"指《梅花三弄》曲。宋苏轼《昭君怨.送别》词:"谁作《桓伊三弄》,惊破緑窗幽梦。"亦借为梅花之典。 |
桓山之泣 | huán shān zhī qì1.谓家人离散的悲痛。 |
桓石虔来 | huán shí/dàn qián lái1.《晋书·桓石虔传》:"石虔小字镇恶。有才干,趫捷絶伦……三军叹息,威震敌人。时有患疟疾者,谓曰'桓石虔来'以怖之,病者多愈,其见畏如此。"后遂以"桓石虔来"谓镇恶去疾的典故。 |
赳赳桓桓 | jiū jiū huán huán1.《诗.周南.兔罝》:"赳赳武夫,公侯干城。"又《鲁颂.泮水》:"桓桓于征,狄彼东南。"后遂以"赳赳桓桓"形容威武雄健貌。 |
郁郁桓桓 | yù yù huán huán1.文采明盛﹑勇武出众的样子。 |
隐隐桓桓 | yǐn/yìn yǐn/yìn huán huán1.威武貌。 |
桓的解释
huán
古代立在城郭、宫殿、官署、陵墓或驿站路边的木柱:桓表。
大:桓治(大治)。
〔桓桓〕威武的样子,如“桓桓陈将军,仗钺奋忠烈”。
姓。
笔画数:10;
部首:木;
笔顺编号:1234125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