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的组词

浮石 fú shí/dàn1.山名。在东海。 2.山名。在今江西省南康县西,形如覆钟,水环其外。 3.岩浆凝成的海绵状的岩石。很轻,能浮于水面,故名。 4.石磬。
燧石 suì shí/dàn1. 一种矿石,黄褐色或黑色,质地坚硬。古代用来取火,现代工业中用做研磨材料等。
石丈 shí/dàn zhàng1.宋叶梦得《石林燕语》卷十:"米芾诙谐好奇……知无为军,初入州廨,见立石颇奇,喜曰:此足以当我拜。遂命左右取袍笏拜之,每呼曰'石丈'。"后用为奇石的代称。
石槽 shí/dàn cáo1.石制的水槽。 2.琵琶上架弦用的石格子。亦借指琵琶。
石犷 shí/dàn guǎng1.即石撞。
石矶 shí/dàn jī1.水边突出的巨大岩石。
石臼 shí/dàn jiù1.用石凿成的舂米谷等物的器具。
石镞 shí/dàn zú1.石制箭头。
碎石 suì shí/dàn1. 破碎的石头。如:碎石路面。
嗅石 xiù shí/dàn1.神兽名。
郢石 yǐng shí/dàn1.指匠石。楚郢都巧匠。
镌石 juān shí/dàn1.指记功的碑文或其他石刻文字。
闪石 shǎn shí/dàn1.矿物名。成分是含镁﹑铁﹑钙的硅酸盐,暗绿色﹑黑色等的结晶体,有玻璃光泽,一般呈柱状。种类很多,软玉和石棉都属闪石。也叫角闪石。
鞭石 biān shí1.《艺文类聚》卷七九引晋伏琛《三齐略记》:"始皇作石桥,欲过海观日出处。于时有神人,能驱石下海,城阳一山石,尽起立。嶷嶷东倾,状似相随而去。云石去不速,神人辄鞭之﹐尽流血,石莫不悉赤,至今犹尔。"后遂以"鞭石"为神助的典故。 2.相传难留城(今湖北宜昌)山上有一石洞,洞中有两块大石,俗名阴阳石。阴石常湿,阳石常燥。每遇水旱不调,百姓便进洞祈福。天旱则鞭打阴石得雨,雨多则鞭打阳石天晴。事见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夷水》。后作为乞求晴雨和洽的典故。
黄石 huáng shí/dàn1.指黄石公。语出《史记.留侯世家》:"十三年孺子见我济北,谷城山下黄石即我矣。" 2.指黄石公授与张良的兵书《黄石公三略》。 3.古代少数民族名。 4.方解石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金石二.方解石》。 5.地名。四川省涪陵市的黄石滩。 6.地名。浙江省临海市的黄石岭。 7.地名。湖北省黄石市。
两石弓 liǎng shí/dàn gōng1.用两石的力量才能拉开的弓。石,古代重量单位。亦泛指弓。
画眉石 huà méi shí/dàn1.即石墨。
白石粲 bái shí càn1.古诗《饭牛歌》之二歌辞中语。谓水中之石洁白鲜明。 2.用以代称《饭牛歌》。
石中美 shí/dàn zhōng měi1.寓言游戏文章中以拟人手法给陶制炊器所起的姓名。语本宋苏轼《温陶君传》:"石中美,字信美,中牟人也……生乎土,成乎水,而变乎火。坎以輮之,坤以布之,釜以熟之,口以内之,腹以藏之,美在其中,而畅于四支。"
石户农 shí/dàn hù nóng1.《庄子.让王》:"舜以天下让其友石户之农。石户之农……以舜之德为未至也,于是夫负妻戴,携子以入于海,终身不返也。"后因以指称高士。
石板房 shí/dàn bǎn fáng布依族的传统民居。流行于贵州贵阳市郊区、镇宁、安顺等县。房顶用石板覆盖成鱼鳞甲片,牢固美观,不怕雹雨,不藏鸟虫,冬暖夏凉。墙壁也用薄石板拼装。
石栏干 shí/dàn lán gān/gàn1.珊瑚树的一种。
敲门石 qiāo mén shí/dàn1.同"敲门砖"。
黑石脂 hēi shí/dàn zhī1.一种可以画眉的青黑色颜料。
敲金击石 qiāo jīn jī shí金、石:指钟磬一类的乐器。演奏钟磬等乐器。也形容声音铿锵。
以卵击石 yǐ luǎn jī shí拿蛋去碰石头。比喻不估计自己的力量,自取灭亡。
玉石杂糅 yù shí zá róu比喻好坏混杂。
石片石器 shí/dàn piàn/piān shí/dàn qì1.石器时代人类制造的石器工具之一。系用石片或石叶加工而成,主要有刮削器﹑尖状器和雕刻器等几类器形。延续使用于旧石器时代至新石器时代。
磬石之固 qìng shí zhī gù比喻不可动摇。
悬崖转石 xuán yá zhuǎn shí比喻形势发展迅猛。

石的解释


shí
构成地壳的矿物质硬块:石破天惊(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
指石刻:金石。
指古代用来治病的针:药石。药石之言(喻规劝别人的话)。
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
姓。


dàn
中国市制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

笔画数:5;
部首:石;
笔顺编号:13251


石字开头的组词

石字在中间的组词

石字结尾的组词

石字二字组词

石字三字组词

石字四字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