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的组词

义战 yì zhàn1.正义的战争。
争战 zhēng zhàn1.战斗;战争。
劫战 jié zhàn1.犹偷袭。
无战 wú zhàn1.谓不滥用武力。
战争 zhàn zhēng为实现一定的政治和经济目的而进行的武装斗争。是人类历史出现阶级以后的社会现象。是阶级间、民族间、国家间、政治集团间矛盾斗争的最高形式,以暴力手段反映政治实质。经济是战争的物质基础,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决定战争的方式,保存自己和消灭敌人是战争的基本原则。有正义战争、非正义战争两类。
战位 zhàn wèi1.部队人员进行战斗活动的位置。
战垒 zhàn lěi1.战争中用以防守的堡垒。
战带 zhàn dài1.北方农民所束的一种腰带。
战慑 zhàn shè1.惊恐。
战棹 zhàn zhào/zhuō1.战船。
战端 zhàn duān1.犹战衅。
战船 zhàn chuán1.作战用的船。
战詟 zhàn zhé1.恐惧不安。
战颤 zhàn chàn/zhàn1.颤抖。
触战 chù zhàn1.参加战斗。
闱战 wéi zhàn1.参加科举考试。
战列舰 zhàn liè jiàn主要在远洋活动的,装备有大口径舰炮和厚装甲的大型军舰。因在海战中常排成单纵队的战列线进行炮战而得名。具有强大的火力,是海上编队的核心力量。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潜艇和航空母舰的广泛使用而相继退役。
战笃笃 zhàn dǔ dǔ1.犹战笃速。因惊恐而发抖。
三战三北 sān zhān sān běi北:败逃。打三仗,败三次。形容屡战屡败。
上海战役 shàng/shǎng hǎi zhàn yì1949年4月解放军渡过长江,国民党军约二十万人在上海及其附近地区顽抗。解放军第三野战军在陈毅、粟裕、谭震林等指挥下,于5月12日发起上海战役。至27日上海解放,共歼国民党军十五万余人。上海的解放和比较完整的接管,为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创造了条件。
不宣而战 bù xuān ér zhàn指不宣布开战,就突然发起进攻。
侵略战争 qīn lüè zhàn zhēng1.以掠夺和奴役他国人民为目的而进行的战争。一切侵略战争都是非正义的战争。
南北战争 nán/nā běi/bèi zhàn zhēng也称“美国内战”。1860年反对黑人奴隶制度的共和党人林肯当选为美国总统。第二年,实行奴隶制的南方十一个州宣布独立,组成南方联盟,并发动了内战。战争初期,南部联军处于优势。1862年,林肯先后颁布《宅地法》和《解放宣言》,并改组军队,获得人民的广泛支持,使战局得以扭转。1865年4月,南部联军宣布投降,战争结束。这场战争,加快了美国发展资本主义的进程。
枣宜会战 zǎo yí huì zhàn1940年5月,日军向枣阳、襄阳、宜昌地区进攻,中国第五战区调集主力部队对敌军实施反包围。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率部渡襄河出击,在南瓜店遭敌万余人夹击,壮烈殉国。随后,日军强渡襄河,攻占襄阳、宜昌。6月16日,中国军队全面反攻,收复宜昌,此后双方形成对峙。
百战百败 bǎi zhàn bǎi bài指每战必败。
心战胆栗 xīn zhàn dǎn lì形容内心十分惊慌恐惧。
胆战心慌 dǎn zhàn xīn huāng形容十分害怕。
蘑菇战术 mó gū zhàn shù/shú/zhú1.利用有利的群众条件和地形同敌人周旋,把敌人磨得精疲力竭,然后加以消灭的一种作战方法。
顺昌之战 shùn chāng zhī zhàn南宋初年宋金之间的战役。1140年,金将兀术率军十万南下,进逼顺昌(治今安徽阜阳)。宋将刘錡率军二万抵抗,激战数日,宋军大胜,金军被迫撤兵。
黄桥战役 huáng qiáo zhàn yì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在江苏泰兴以东黄桥地区粉碎国民党顽固派军队进攻的自卫反击战。1940年10月初,国民党江苏省主席兼鲁苏战区副总司令韩德勤率一万五千余人进犯黄桥地区的新四军。新四军坚持“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和“有理、有利、有节”的自卫原则,予以坚决还击,取得了共歼敌一万一千余人的胜利,巩固苏北抗日根据地。黄桥战役打开了华中抗战的新局面。

战的解释


(戰)
zhàn
打仗:战争。战机。战绩。战略。战术。战国(我国历史上的一个时代)。
泛指争斗,比高下:论战。争战。
发抖:战抖。寒战。胆战心惊。
姓。


笔画数:9;
部首:戈;
笔顺编号:212511534


战字开头的组词

战字在中间的组词

战字结尾的组词

战字二字组词

战字三字组词

战字四字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