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的组词

宪书 xiàn shū1.即历书。
宪法 xiàn fǎ一个国家的根本法律。规定该国的社会制度、国家制度、国家机构、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等。在该国的法律中有最高的权威和最大的效力。我国先后在1954年、1975年、1978年和1982年制订过四部宪法。1982年宪法中的部分条款,后来又有修改补充。
宪网 xiàn wǎng1.法网。
布宪 bù xiàn1.古官名。掌刑法禁令。 2.颁布法令。
佥宪 qiān xiàn1.佥都御史的美称。
台宪 tái/tāi xiàn1.指御史台或御史台官员。
时宪 shí xiàn1.《书.说命中》:"惟天聪明,惟圣时宪。"孔传:"宪,法也。言圣王法天以立教。"谓以天为法建立法制。后称当时的教令为时宪。 2.即时宪历。
朝宪 cháo xiàn1.朝廷的法令﹑制度。
条宪 tiáo/tiāo xiàn1.条例法令。
法宪 fǎ xiàn1.法令。
章宪 zhāng xiàn1.国家的规章法令。
简宪 jiǎn xiàn1.指记载法律典章的文书。
宪度 xiàn dù/duó1.法度。
宪眷 xiàn juàn1.旧指上司对下属的关怀照顾。
宪矩 xiàn jǔ1.法式,典范。
宪车 xiàn chē/jú1.犹宪驾。
德宪 dé xiàn1.谓美善之法。
意宪 yì xiàn1.意思,意志。
掌宪 zhǎng xiàn1.掌管风纪法制。 2.都御史的别称。
抚宪 fǔ xiàn1.下属对巡抚的尊称。
贰宪 èr xiàn1.古代中央设御史台,为国家监察机构,也称宪台。长官为御史大夫,也称风宪官。其副职则称贰宪。
谋宪 móu xiàn1.楷模﹐榜样。谋﹐通"模"。
霜宪 shuāng xiàn1.指御史台。 2.借指执法严刻峻厉。
原宪病 yuán xiàn bìng1.见"原宪贫"。
立宪派 lì xiàn pài清末资产阶级的政治派别。以梁启超、张謇、汤寿潜等为代表。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先后在各地成立各种立宪团体,并领导收回利权和保路运动。曾成立全国性组织“国会请愿同志会”,并发动三次请愿活动,要求速开国会。辛亥革命时大都宣布赞成共和。
恪守成宪 kè shǒu chéng xiàn恪守:谨守。谨守既定的法令,毫不通融。
发宪布令 fā xiàn bù lìng犹发号施令。
口含天宪 kǒu hán tiān xiàn天宪:指朝廷法令。比喻说话就是法律,可以决定人的生死。
君主立宪 jūn zhǔ lì xiàn用宪法限制君主权力的政治制度,是资产阶级专政的一种形式。
预备立宪 yù bèi lì xiàn清政府为抵制革命而采取的政治措施。1905年清政府派五大臣出国考察宪政。次年宣布预备立宪。后又颁布“宪法大纲”,定预备立宪时间为九年,并宣布提前召开国会。资产阶级革命派不断揭穿预备立宪的骗局。辛亥革命爆发后,清政府被推翻,预备立宪终止。

宪的解释


(憲)
xiàn
法令:宪章。宪令。宪兵。
指“宪法”:违宪。立宪。制宪。

笔画数:9;
部首:宀;
笔顺编号:445312135


宪字开头的组词

宪字在中间的组词

宪字结尾的组词

宪字二字组词

宪字三字组词

宪字四字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