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的组词

壶芦 hú lú1.见"壶卢"。
芦粟 lú sù1.高粱的一个品种。又称甜高粱,俗称甜芦粟,茎可生吃或制糖。
芦苇 lú wěi又称“芦”、“苇”。单子叶植物,禾本科。多年生草本。多长在水边。地下有粗壮的根状茎。叶披针形,花紫色。是保土固堤植物。秆可造纸编席。花絮可填枕头。根状茎能入药。
芦荻 lú dí1.芦与荻。
藜芦 lí lú1.又称黑藜芦。多年生草本植物。生在山地,有毒。中医入药,主治痰涎壅闭﹑喉痹﹑癫痫等症,外用于疥癣,有催吐作用。在农业上可做杀虫剂。
瓜芦 guā lú1.植物名。皋芦的别称。
瓠芦 hù lú1.见"瓠"。
芦人 lú rén1.刈芦苇的人。
芦哨 lú shào1.芦笳一类的乐器。以芦为之。
芦笛 lú dí1.即芦茄。
芦笳 lú jiā1.古代的一种管乐器。以芦叶为管,管口有哨簧,管面有音孔,下端范铜为喇叭嘴状,吹时用指启闭音孔,以调音节。清代兵营巡哨多用之。
芦箔 lú bó1.用芦苇编织成的席子或筛子。
芦芽 lú yá1. 芦苇的芽,即芦笋。
芦苻 lú fú1.即芦莩。
芦藩 lú fān1.用芦苇编制的篱笆。
芦衣 lú yī/yì用芦花代棉絮做成的冬衣。据《太平御览》引《孝子传》:闵子骞幼时受后母虐待,冬天只能穿芦衣御寒。他父亲知道后要赶走后母,子骞跪着求情说:“母亲在只我一人受冻,母亲走则三个儿子都要受冻了。”后用“芦衣”作为孝子的典故。
芦锥 lú zhuī1.芦芽。
衔芦 xián lú1.口含芦草。雁用以自卫的一种本能。
黄芦 huáng lú1.枯黄的芦苇。
提壶芦 tí/dī/dǐ hú lú1.见"提壶"。
水葫芦 shuǐ hú lú1.刁鸭的俗名。 2.水生植物。即凤眼蓝。绿叶,开淡紫色花。繁殖特别快,可作为猪饲料或绿肥。
沙芦菔 shā/shà lú fú1.见"沙萝卜"。
电葫芦 diàn hú lú“电动滑车”的俗称。用电力驱动的吊挂式起重机械。多用于临时性吊装作业。
响胡芦 xiǎng hú lú1.亦作"响葫芦"。 2.玩具名。口吹时声如"不登",故亦谓之"不镫"。
胡芦笙 hú lú shēng1.即葫芦笙。吹管乐器。历史悠久﹐1957年云南省江川县李家山和晋宁县石寨山古墓群都曾出土铜胡芦笙﹐据测定属春秋晩期和战国初期遗物。
芦笙节 lú shēng jié也称“九月芦笙会”。贵州苗族的传统节日。每年夏历九月二十七日开始,为期2~3天。届时,男女老少都穿上节日盛装,聚集在芦笙会场,开展以跳芦笙舞为主的各种文体活动,庆祝丰收。
葫芦韵 hú lú yùn1.见"葫芦格"。
葫芦题 hú lú tí1.见"葫芦提"。
明月芦花 míng yuè lú huā形容虚无缥缈,夜色凄迷的境界。也比喻杳无踪迹。
葫芦依样 hú lu yī yàng依样画葫芦。比喻只是模仿,缺乏创造。

芦的解释



〔芦苇〕多年生草本植物,多生于水边,茎中空,茎可编席,亦可造纸。简称“芦”,如“芦花”、“芦根”、“芦笛”、“芦席”、“芦荡”;亦简称“
姓。苇”,如“芦丛”、“芦塘”、“芦箔”、“芦荡”。

笔画数:7;
部首:艹;
笔顺编号:1224513


芦字开头的组词

芦字在中间的组词

芦字结尾的组词

芦字二字组词

芦字三字组词

芦字四字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