钞的组词
外钞 | wài chāo1.清代称公文的副本为外钞。 2.正集以外又刊刻者。 3.外国的纸币。 |
宝钞 | bǎo chāo1.元﹑明﹑清三代发行的一种纸币。元世祖中统元年十月始行"中统宝钞",面值自十文至二贯文,共九等。至元二十四年发行"至元通行宝钞",自五文至二贯文,共十一等。明洪武八年发行"大明通行宝钞",自一百文至一贯,共六等﹐流行一百多年。清咸丰三年,亦曾发行"大清宝钞"。参阅《元史.食货志一》﹑《明史.食货志五》﹑《清史稿.食货志五》。 |
料钞 | liào chāo1.元初发行的一种货币。因以丝料作合价标准,故称。 |
落钞 | luò/là chāo1.经手银钱时私下克扣一小部分。 |
钞掠 | chāo lüè1.抄掠。 |
钞逻 | chāo luó1.巡逻查问。 |
钱钞 | qián chāo1.泛指钱财。 2.指钱币。 |
会钞 | huì/kuài chāo会账。 |
劫钞 | jié chāo1.犹劫掠。 |
包钞 | bāo chāo1.见"包抄"。 |
昏钞 | hūn chāo1.破旧的纸币。因用久钞面字迹模糊,故称。 |
村钞 | cūn chāo1.犹言臭钱。 |
照钞 | zhào chāo1.见"照抄"。 |
盐钞 | yán chāo1.宋代官府发给商人支领和运销食盐的凭证。后称盐引﹑盐票。 |
破钞 | pò chāo1.花钱;出钱。 |
簿钞 | bù chāo1.簿册文书。 |
户钞 | hù chāo1.农户缴纳税款后取得的收据。 |
手钞 | shǒu chāo1.亦作"手抄"。 2.亲手抄录。 |
诗钞 | shī chāo1.诗集选本的名称。(1)总集性质的﹐如清吴之振等选的《宋诗钞》。吴应和﹑马洵选的《浙西六家诗钞》﹔陈衍选的《近代诗钞》﹔吴闿生选的《晩清四十家诗钞》。(2)别集性质的﹐如杨大鹤选的《剑南诗钞》。 |
邸钞 | dǐ chāo1.见"邸抄"。 |
钞写 | chāo xiě1.抄写。照录原文。 |
钞录 | chāo lù1. 抄写,誊写。如:间以诗记所遭,今存其本不忍废,道中手自钞录。——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 |
钞撮 | chāo cuō1.微细﹐少许。 2.抄摘。 |
钞校 | chāo jiào1.抄录校正。 |
钞袭 | chāo xí1.抄袭。剽窃他人著作为己作。 |
盐钞法 | yán chāo fǎ1.宋代政府规定盐商凭钞运销食盐的制度。由政府发行盐钞,令商人付现,按钱领券。发券多少,视盐场产量而定。券中载明盐量及价格,商人持券至产地交验,领盐运销。 |
钞引法 | chāo yǐn fǎ1.纸币的发行制度。 |
内宝钞局 | nèi/nà bǎo chāo jú1.明代崇祯年间官方设立的督造纸币的机构。 |
北堂书钞 | běi táng shū chāo类书名。唐初虞世南辑。一百六十卷。分十九部,八百八十二类。摘抄唐代以前群书,汇集可供作诗文时参考、采用的词藻、典故。是现存最早的一部类书。 |
露钞雪纂 | lù chāo xuě zuǎn指勤于收辑抄录,昼夜寒暑不停。 |
钞的解释
(鈔)
chāo
同“抄”。
纸币:钞票。现钞。兑换外钞。
笔画数:9;
部首:钅;
笔顺编号:311152343
钞字开头的组词
钞的组词(以钞开头)有:
钞书胥 钞儿 钞关 钞写 钞击 钞剽 钞劫 钞夺 钞局 钞币 钞引 钞引库 钞引法 钞录 钞截 钞拨 钞掇 钞掠 钞撮 钞旁钱 钞暴 钞本 钞校 钞法 钞犯 钞略 钞盗 钞票 钞突 钞窃 钞絶 钞缀 钞肚皮 钞胥 钞胪 钞虏 钞袭 钞角 钞誊 钞贼 钞选 钞逻 钞録 钞锣 钞集 钞骑。
钞字在中间的组词
钞字结尾的组词
钞的组词(以钞结尾)有:
坏钞
外钞
大钞
宋诗钞
宝钞
寇钞
掐尖落钞
料钞
落钞
钱钞
陆钞
鸦青钞
中统钞
中钞
书钞
交钞
价钞
会钞
传钞
侵钞
俸钞
元宝钞
冀钞
冥钞
出钞
劫钞
包钞
北堂书钞
史钞
昏钞
暴钞
朱钞
杂钞
村钞
正钞
毛钞
清稗类钞
漫钞
照钞
现钞
省钞
票钞
盐钞
盗钞
破钞
科钞
税钞
簿钞
美钞
响钞
唐宋八大家文钞
奏钞
官钞
小钞
市钞
影钞
惠钞
户钞
手钞
挝钞
摘钞
攻钞
节钞
行钞
讲钞
诗钞
课钞
贴钞
费钞
赔钞
赤钞
近代诗钞
邮钞
邸钞
铜钞
银钞
露纂雪钞
鸦翎钞
鸦青料钞
鸭青钞
。
钞字二字组词
钞的组词(二字词语)有:
坏钞
外钞
大钞
宝钞
寇钞
料钞
落钞
钞关
钞引
钞掠
钞本
钞暴
钞票
钞逻
钱钞
陆钞
中钞
书钞
交钞
价钞
会钞
传钞
侵钞
俸钞
冀钞
冥钞
出钞
劫钞
包钞
史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