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的组词

妥帖 tuǒ tiè/tiě/tiē①合适:料理妥帖。②安定:拥兵镇河汴,千里初妥帖。③停当;齐备:一一安排妥帖|书已收拾妥帖。
字帖 zì tiè/tiě/tiē1.写着简单话语的纸条,多为通知﹑启事之类。
帖伏 tiè/tiě/tiē fú1.贴地而伏。 2.折服;顺从不反抗。
谕帖 yù tiè/tiě/tiē1.上级给下级的手令﹑告戒的文书﹔长辈对晩辈的手示或训词。
谢帖 xiè tiè/tiě/tiē1.旧时受人礼物后表示答谢的回帖。
黑帖 hēi tiè/tiě/tiē1.不具名的招帖。内容一般是诬蔑不实之辞。
丛帖 cóng tiè/tiě/tiē1.古今名帖汇编之称。相传始于南唐《澄清堂帖》。
体帖 tǐ/tī/bèn tiè/tiě/tiē1.细心体会。
出帖 chū tiè/tiě/tiē1.出给柬帖。 2.指门联。
礼帖 lǐ tiè/tiě/tiē1.犹礼单。开列馈赠礼品名目的帖单。 2.指请柬。
缄帖 jiān tiè/tiě/tiē1.简帖。
宣帖 xuān tiè/tiě/tiē1.又称宣札。宋代颁给军校的委任状,持此可依照恩例升补官职。
帖发 tiè/tiě/tiē fā/fà1.行文发送。
帖头 tiè/tiě/tiē tóu/tou1.差役。旧时供官府差遣的人。
帖息 tiè/tiě/tiē xī1.驯服;平服。 2.安息,安宁。 3.补贴利息。
补帖 bǔ tiē1.见"补贴"。
调帖 tiáo/diào tiè/tiě/tiē1.见"调贴"。
贷帖 dài tiè/tiě/tiē1.借债的字据凭证。
鹅帖 é tiè/tiě/tiē1.见"鹅群帖"。
十七帖 shí qī tiè/tiě/tiē草书碑帖。东晋王羲之书。唐太宗集所藏王羲之草书书札二十八通,付弘文馆摹刻而成,因第一帖首行有“十七”二字,故名。书法体势纵横,神采飞动,为王羲之草书代表作。历代翻刻颇多,今存宋拓本。
朱笔帖 zhū bǐ tiè/tiě/tiē1.犹朱笔官票。
法书帖 fǎ shū tiè/tiě/tiē1.名家书法的拓本或印本。
玉帖镫 yù tiè/tiě/tiē dèng/dēng1.玉饰的马镫。
线帖儿 xiàn tiè/tiě/tiē ér/er1.即线箧。
试墨帖 shì mò tiè/tiě/tiē1.汇集科举考试中式者文章的帖子。
伏首帖耳 fú shǒu tiē ěr伏:俯伏;帖:帖伏,顺从。低着头,耷拉着耳朵。形容卑躬屈膝非常驯服的样子。
春端帖子 chūn duān tiè/tiě/tiē zǐ1.见"春端帖"。
淳化阁帖 chún/zhūn huà/huā gé tiè/tiě/tiē简称《阁帖》。汇刻丛帖。十卷。公元992年宋太宗出秘阁(帝王收藏图书处)所藏历代法书,敕命侍书学士王著编次摹刻而成。此后历代多有翻刻。虽采择未精,但古人法书颇赖之以传。自此刻帖盛行,后世因称此帖为“法帖之祖”。
澄清堂帖 chéng qīng táng tiè汇刻丛帖。卷数不明。仅传宋拓残本及明翻刻宋残本卷一、卷四、卷十一(宋刻)及卷二、卷五(明刻)。今人考定为南宋嘉定年间(1208-1224)刻。所存以王羲之书迹为多,亦有苏轼书迹。摹刻精良。
大红全帖 dà hóng quán tiě1.旧时表示郑重礼节的红柬。用梅红纸折成帖式﹐共十面﹐故称全帖。

帖的解释


tiè
学习写字时摹仿的样本:碑帖。字帖。画帖。


tiě
便条:字帖儿。
邀请客人的纸片:帖子。请帖。
写着生辰八字的纸片:庚帖。换帖。
量词,用于配合起来的若干味汤药:一帖中药。


tiē
妥适:妥帖。安帖。
顺从,驯服:服帖。俯首帖耳。
姓。

笔画数:8;
部首:巾;
笔顺编号:25221251


帖字开头的组词

帖字在中间的组词

帖字结尾的组词

帖字二字组词

帖字三字组词

帖字四字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