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的组词

宁帖 níng/nìng tiè/tiě/tiē也作“宁贴”。安宁舒贴:心渐宁帖|睡得宁贴。
帖帖 tiè/tiě/tiē tiè/tiě/tiē1.形容帖伏收敛之貌。 2.安稳貌。 3.逼近﹑贴近貌。 4.温顺;服帖。 5.平淡无奇。
招帖 zhāo tiè/tiě/tiē1.见"招贴"。
丛帖 cóng tiè/tiě/tiē1.古今名帖汇编之称。相传始于南唐《澄清堂帖》。
体帖 tǐ/tī/bèn tiè/tiě/tiē1.细心体会。
偃帖 yǎn tiè/tiě/tiē1.服帖。
六帖 liù/lù tiè/tiě/tiē1.唐科举考试﹐进士﹑明经科都有帖经试。凡十帖﹐中六帖即可通过帖经考试﹐故称"六帖"。参阅《通典.选举三》﹑宋程大昌《演繁露.六帖》。参见"帖经"。
模帖 mó/mú tiè/tiě/tiē1.亦作"橅帖"。 2.照帖摹写。
犀帖 xī tiè/tiě/tiē1.薄犀皮制的帷幔。帖,通"幨"。
礼帖 lǐ tiè/tiě/tiē1.犹礼单。开列馈赠礼品名目的帖单。 2.指请柬。
符帖 fú tiè/tiě/tiē1.简帖。
缄帖 jiān tiè/tiě/tiē1.简帖。
喜帖 xǐ tiè/tiě/tiē1.庆贺结婚的请帖。 2.旧时议定婚嫁时男方送给女方的聘帖。
帖发 tiè/tiě/tiē fā/fà1.行文发送。
年帖 nián tiè/tiě/tiē1.即春帖。宋时由翰林书春词,以立春日剪帖于宫中门帐,谓之春端帖子,简称春帖。明时又称年帖。
教帖 jiào/jiāo tiè/tiě/tiē1.公侯﹑大臣的书面命令。
草帖 cǎo tiě1.俗称"八字帖"。旧俗议亲时写明男方或女方的生辰八字等的帖子,相对于定帖而言。 2.指旧时打官司用的诉状。
讣帖 fù tiè/tiě/tiē1.报丧帖子。
试帖 shì tiè/tiě/tiē1.唐代明经科试士之法。在试卷上抄录一段经文﹐另用他纸覆在上面﹐中开一行﹐显露字句﹐被试者即据以补上下文。 2.即试帖诗。
赎帖 shú tiè/tiě/tiē1.唐代用试诗来弥补试帖落选的一种考试方法。
钧帖 jūn tiè/tiě/tiē1.古代对有身份的人的柬帖的敬称。
针帖 zhēn tiè/tiě/tiē1.线板。针不用时可插在上面﹐故称。
颜帖 yán tiè/tiě/tiē1.指唐书法家颜真卿的法帖。
习字帖 xí zì tiè1.从前初级小学用的包括书法范例的书写本(如以格言或箴言为形式),供学习者模仿。
伯远帖 bó yuǎn tiè1.晋王珣尺牍,五行四十七字,行书。此帖笔法峻拔刚断,意味高古,为晋人妙品。清代列为"三希"之一,刻入《三希堂法帖》。
拜帖匣 bài tiě xiá1.见"拜匣"。
无名揭帖 wú míng jiē/qì tiè/tiě/tiē1.指不具名的揭人隐私的字条。
没头帖子 méi/mò tóu/tou tiè/tiě/tiē zǐ1.旧指非官府颁布的文件。
白头帖子 bái tóu tiě zǐ1.匿名信;不具名的招帖。
秘阁续帖 mì/bì gé xù tiè/tiě/tiē1.帖名。凡十卷。宋元佑七年诏以《淳化》﹑《秘阁》二帖未有之墨迹入石﹐为《秘阁续帖》。参阅清钱泳《履园丛话.碑帖.宋刻》。

帖的解释


tiè
学习写字时摹仿的样本:碑帖。字帖。画帖。


tiě
便条:字帖儿。
邀请客人的纸片:帖子。请帖。
写着生辰八字的纸片:庚帖。换帖。
量词,用于配合起来的若干味汤药:一帖中药。


tiē
妥适:妥帖。安帖。
顺从,驯服:服帖。俯首帖耳。
姓。

笔画数:8;
部首:巾;
笔顺编号:25221251


帖字开头的组词

帖字在中间的组词

帖字结尾的组词

帖字二字组词

帖字三字组词

帖字四字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