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的组词

沈湘 shěn/chén xiāng1.亦作"沉湘"。 2.指屈原沉入湘江支流汨罗江自尽。 3.指贤者不为浊世所容﹐愤而自戕。
湘勇 xiāng yǒng1.即湘军。参见"湘军"。
湘吴 xiāng wú1.湘水与吴兴的并称。
湘山 xiāng shān1.山名。即君山。在湖南省岳阳市西南洞庭湖中。 2.山名。即黄陵山。在湖南省湘潭市北。
湘帘 xiāng lián1.用湘妃竹做的帘子。
湘弦 xiāng xián1.即湘瑟。
湘汉 xiāng hàn1.湘水与汉水的并称。
湘流 xiāng liú1.指湘江。
湘灵 xiāng líng1.古代传说中的湘水之神。《楚辞.远游》:"使湘灵鼓瑟兮﹐令海若舞冯夷。"洪兴祖补注:"此湘灵乃湘水之神﹐非湘夫人也。"一说﹐为舜妃﹐即湘夫人。
湘燕 xiāng yàn/yān1.湖南零陵山上燕状之石。相传遇风雨即上下群飞,如真燕。
湘瑟 xiāng sè1.湘妃所弹之瑟。亦指代瑟。瑟,弦乐器。
湘罗 xiāng luó1.湘江与汨罗江的并称。借指湖南省。
湘裙 xiāng qún1.湘地丝织品制成的女裙。
湘语 xiāng yǔ/yù1.汉语方言之一。分布于湖南省。
湘鱼 xiāng yú1.烹鱼。《后汉书.列女传.姜诗妻》载:姜诗事母至孝﹐妻奉顺尤笃。诗母喜食鱼﹐舍侧忽有涌泉﹐每旦辄出双鲤鱼﹐姜妻常烹煮以供母食。后以"湘鱼"为孝妇事亲之典。
衡湘 héng xiāng1.衡山和湘水的并称。
韩湘子 hán xiāng zǐ传说中的八仙之一。相传为韩愈族侄,某年初冬时曾在几天内令牡丹花开数种颜色,每朵花上都有诗一联,韩愈大为惊异。又以法术点化韩愈,韩愈谪官潮阳,他冒雪前来相送,并告以花上之诗。告别时又告以未来之事,后皆应验。
湘乡派 xiāng xiāng pài1.清曾国藩的文章自成一派,因曾是湖南省湘乡人,故称"湘乡派"。是桐城派的别支。
湘女祠 xiāng nǚ/rǔ cí1.即湘山祠。
湘妃椅 xiāng fēi/pèi yǐ/yī1.湘妃竹制的椅子。
湘妃竹 xiāng fēi/pèi zhú斑竹。相传舜南巡时死去,妃子娥皇、女英在江湘之间哭泣,眼泪掉在竹子上,从此竹子上有了斑点。
湘江竹 xiāng jiāng zhú1.即湘妃竹。
湘潭市 xiāng tán shì在湖南省东部、湘江中游、湘黔铁路线上。1950年设市。人口63.4万(1995年)。为湖南省重要的工业城市,有著名的湘潭电机厂。名胜古迹有雨湖公园、关圣殿、鲁班殿、文庙、昭山寺等。
沅芷湘兰 yuán zhǐ xiāng lán本指生于沅湘两岸的芳草,后用以比喻高洁的人或事物。同“沅芷澧兰”。
湘东一目 xiāng dōng yī mù1.湘东王萧绎初生时患眼疾,梁高祖自为医治,遂盲一目。后在江陵称帝,是为元帝。即位第三年,西魏攻陷江陵,被杀。见《梁书.元帝纪》。后人以"湘东一目"指棋眼。
湘妃鼓瑟 xiāng fēi/pèi gǔ sè1.见"湘灵鼓瑟"。
湘桂铁路 xiāng guì tiě lù从湖南衡阳到广西友谊关,与越南铁路相连。途经桂林、柳州、南宁等地。长1013千米。1955年全线通车(来宾以北段1941年筑成)。柳州至黎塘段已建成复线。为中国华南地区重要铁路干线。
湘江评论 xiāng jiāng píng lùn/lún周刊。1919年7月创刊于湖南长沙。毛泽东主编。8月被军阀政府查封。
湘灵鼓瑟 xiāng líng gǔ sè1.谓湘水女神弹奏古瑟。
湘黔铁路 xiāng qián tiě lù从湖南株洲经湘潭到贵州贵阳。其中贵定至贵阳段长76千米,与黔桂线合一,1958年筑成。株洲至贵定段长821千米,1972年筑成。是连接中国华中和西南地区的重要通道,与贵昆和浙赣、沪杭等线组成长江以南东西交通大动脉。

湘的解释


xiāng
〔湘江〕水名,源出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经过湖南省,注入洞庭湖。
湖南省的别称:湘绣。湘剧。湘菜。湘语。

笔画数:12;
部首:氵;
笔顺编号:441123425111


湘字开头的组词

湘字在中间的组词

湘的组词(湘字在中间)有: 韩湘子 楚云湘雨 楚葛湘纱 沅芷湘兰

湘字结尾的组词

湘字二字组词

湘字三字组词

湘字四字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