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的组词

丛台 cóng tái/tāi1.台名。战国赵筑,在河北邯郸城内,数台相连,故名。 2.台名。战国楚筑,在今河南商水县。
仙台 xiān tái/tāi1.《初学记》卷十一引晋司马彪《续汉官志》:"尚书省在神仙门内。"后因称尚书省为"仙台"。
台光 tái/tāi guāng1.三台星光。亦以喻宰辅之位。 2.为邀请他人赴会的敬辞。
台司 tái/tāi sī1.指三公等宰辅大臣。
台堡 tái/tāi bǎo/bǔ/pù1.军事上用于警戒防守的建筑物。
台孩 tái/tāi hái1.形容器宇轩昂,精神焕发。
台风 tái/tāi fēng发生在热带海洋上空,中心附近平均最大风力达12级以上的热带气旋。发源于南北纬5°~20°的热带高温洋面上空。在北半球呈反时针方向旋转,在南半球作顺时针方向旋转。是一种破坏性极大的天气。台风深入内陆后,风力变弱,带来的丰沛雨水有助于缓解干旱地区的旱象。
柜台 guì/jǔ tái/tāi商店营业用的装置,式样像柜而长,用木料、金属或玻璃板制成。
棱台 léng/lēng/líng tái/tāi棱锥的底面和平行于底面的一个截面间的部分,叫做棱台。
法台 fǎ tái/tāi1.道教举行斋醮仪式的台桌。
灶台 zào tái/tāi1.灶上放东西的平面部分。亦泛指灶。又称锅台。
璇台 xuán tái/tāi1.饰以美玉的高台。本为夏天子的台名。 2.泛指华美的台观。 3.传说中仙人的居所。
章台 zhāng tái/tāi1.即章华台。春秋时楚国离宫。 2.战国时秦宫中台名。 3.汉长安街名。 4.泛指妓院聚集之地。
封台 fēng tái/tāi1.旧指戏馆年终停演。
苏台 sū/sù tái/tāi1.即姑苏台。又名胥台。在苏州西南姑苏山上。相传为春秋时吴王阖庐所筑,夫差于台上立春宵宫,作长夜之饮。越国攻吴,吴太子友战败,遂焚其台。 2.因苏台地处苏州,故亦用以借指苏州。
蒜台 suàn tái/tāi1.见"蒜薹"。
表台 biǎo tái1.对表亲的敬称。
轩台 xuān tái/tāi1.即轩辕台。指皇帝所在之处。
黄台 huáng tái/tāi1.丘名。 2.唐李贤所作的《黄台瓜辞》中的台名。
梳妆台 shū zhuāng tái/tāi1.置放梳洗用具供妇女梳妆打扮的台子。 2.古迹名。在今北京市景山附近。 3.古迹名。在昔江苏省宜兴县善权寺内。 4.古迹名。在今三门峡。
汉帝台 hàn dì tái/tāi1.指在汉武帝射蛟处所筑之台。
急三台 jí sān tái/tāi1.唐时一种节拍急促的曲调名。
金银台 jīn yín tái/tāi1.传说仙人所居的金银筑成的楼台。
鲁连台 lǔ lián tái/tāi1.台名。在山东省茌平县东。传说战国时齐人鲁仲连曾在此居住,后人遂筑台纪念。
广播电台 guǎng/ān bō diàn tái/tāi用无线电波向外播送新闻、报刊文章、科学常识和文艺等节目的机构。
走马章台 zǒu mǎ zhāng tái章台:汉长安章台下街名,旧为妓院的代称。原指骑马经过章台。后指涉足妓间。
乌台旧案 wū tái/tāi jiù àn1.宋苏轼反对王安石新法,辗转贬谪,赋诗托讽,被人弹劾,下御史台问罪。时称为"乌台诗案"。事见宋朋九万《东坡乌台诗案》。后因以"乌台旧案"为言官谏臣受迫害的典故。
歌台舞榭 gē tái wǔ xiè榭:建筑在高台上的房屋。演奏乐曲、表演歌舞的场所。
找台阶儿 zhǎo tái/tāi jiē ér/er1. 找寻脱离尴尬局面或困窘境况的阶梯、借口。如:别看他吼得那么凶,实际上很想找台阶儿下。
镜台自献 jìng tái zì xiàn自己把梳妆台奉献出来。比喻自己做媒。

台的解释


(①台⑤臺,⑥檯⑦颱)
tái
高平的建筑物:亭台楼阁。
像台的东西,器物的座子:井台。窗台。灯台。
敬辞,用于称呼对方或与对方有关的事物:台鉴。台甫。
量词:一台戏。
台湾省的简称:台胞。台币。
桌子、案子:写字台。
发生在太平洋西部热带海洋上的一种极猛烈的风暴,称“台风”。
姓。


tāi
〔天台〕a.山名,在中国浙江省;b.地名,在中国浙江省。

笔画数:5;
部首:口;
笔顺编号:54251


台字开头的组词

台字在中间的组词

台字结尾的组词

台字二字组词

台字三字组词

台字四字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