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的组词

圣哲 shèng zhé1.指超人的道德才智。亦指具有这种道德才智的人。并亦以称帝王。
圣品 shèng pǐn1.绝妙的品物。多用于书画或其他文物艺术品。
圣雄 shèng xióng1.由于品格高尚、富有智慧和无私而受人尊敬的人。
宗圣 zōng shèng1.见"宗圣公"。
三圣 sān shèng1.三个圣人。指尧﹑舜﹑禹。 2.三个圣人。指夏禹﹑周公﹑孔子。 3.三个圣人。指伏羲﹑文王﹑孔子。 4.三个圣人。指文王﹑武王﹑周公。
上圣 shàng/shǎng shèng1.犹至圣。指德智超群的人。 2.称天神。 3.犹前圣。指前代的帝王与圣贤。
亚圣 yà shèng1.谓道德才智仅次于圣人。 2.指道德才智仅次于圣人的人。 3.指某一技艺仅次于前代圣手的人。 4.特指孟子。元文宗时,封孟轲为邹国亚圣公;明世宗时,去其封号,只称亚圣。
圣勋 shèng xūn1.帝王的功业。
圣宝 shèng bǎo1.亦称"圣钱"。 2.太平天国称其货币为"圣宝"或"圣钱"。
圣宸 shèng chén1.对皇帝的尊称。宸﹐帝王所居之处。引申为帝王的代称。
圣日 shèng rì1.犹圣时。
圣略 shèng lüè1.指帝王的谋略。
圣米 shèng mǐ1.古代对荒年可以疗饥活命的粮食的敬称。常指野生稻米。
圣绪 shèng xù1.称帝王的统绪。
圣蜕 shèng tuì1.谓历史上的圣贤豪杰都已化为陈迹。喻世事变化。
圣蠒 shèng jiǎn1.野蚕的茧子。古人以为天神所生﹐故称。
圣谛 shèng dì1.梵文的意译﹐即神圣的真理。佛教基本教义之一。
圣道 shèng dào1.圣人之道。也特指孔子之道。 2.佛教谓出离生死烦恼之道。即"四圣谛"与"八正道"的合称。
圣齑 shèng jī1.牛肠胃中已化之草。
拟圣 nǐ shèng1.比拟圣人。 2.仿效圣人。
表圣 biǎo shèng1.赞美圣人。
辅圣 fǔ shèng1.辅佐皇帝的人。
七圣刀 qī shèng dāo1.宋时百戏中的一个节目。
圣纪节 shèng jì/jǐ jié回族等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的传统节日。与开斋节、古尔邦节同为伊斯兰教三大节日,在每年伊斯兰教历三月十二日。届时,人们前往清真寺听教长、阿訇讲经,有些地方还宰杀牛、羊,设宴聚餐。
顺圣紫 shùn shèng zǐ1.紫色牡丹花的一种。
超凡入圣 chāo fán rù shèng凡:指凡人,普通人。超越平常人而达到圣贤的境界。形容学识修养达到了高峰。
刑经圣制 xíng jīng shèng zhì1.北周宣帝制订的法律。
梯愚入圣 tī yú rù shèng指启迪引导凡夫俗子成为圣人。
神功圣化 shén gōng shèng huà指帝王的功绩和教化。旧时对人君的颂扬之辞。
圣神文武 shèng shén wén wǔ称颂帝王或杰出人物之词。

圣的解释


(聖)
shèng
旧时称所谓人格最高尚的、智慧最高超的人:圣人。圣哲。
最崇高的,对所崇拜的事物的尊称:神圣。圣洁。圣地。圣经。
封建时代美化帝王的说法:圣上。圣旨。圣明。
称学问、技术有特高成就的:圣手。棋圣。

笔画数:5;
部首:土;
笔顺编号:54121


圣字开头的组词

圣字在中间的组词

圣字结尾的组词

圣字二字组词

圣字三字组词

圣字四字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