笛的组词
风笛 | fēng dí管乐器,由风囊、吹管和若干簧管组成,流行于欧洲民间。 |
鼻笛 | bí dí1.台湾高山族的一种吹乐器。也称鼻箫。由两根竹管绑在一起制成,管的两端各开一小孔,在管身下段各开三或四个小孔。演奏时以鼻孔向上端的小孔送气,双手按管身各小孔调节音律。海南岛的黎族也有类似的乐器。 |
一笛 | yī dí1.指一支笛的声音。 2.喻轻微的风声。 |
向笛 | xiàng dí1.嵇康被杀,其好友向秀过其宅,闻邻人吹笛,感音而叹,乃作《思旧赋》。见《晋书.向秀传》。后以"向笛"表示悼念故人﹑追思往事之意。 |
村笛 | cūn dí1.朴素无饰的笛子。 2.指乡间笛声。 |
柯笛 | kē dí1.见"柯亭笛"。 |
樵笛 | qiáo dí1.打柴人吹的笛声。 |
渔笛 | yú dí1.渔人的笛声。 |
竹笛 | zhú dí1.竹制管乐器。横吹﹐有吹孔一﹐指孔六﹐近吹孔处另有膜孔﹐蒙以芦膜或竹膜。尾部常有二至四个出音孔﹐通常可吹奏四个调﹐是用于独奏﹑合奏或伴奏的重要民族乐器。 |
笛子 | dí zǐ1.我国横吹的管乐器﹐也叫横笛。用竹子制成﹐上面有一排供吹气﹑蒙笛膜和调节发音的孔。 |
笛律 | dí lǜ1.检定笛音的仪器。 |
笛簟 | dí diàn1.笛竹做的席子。 |
笛膜 | dí mó1.贴在笛子左端第二孔上﹑吹笛时振动发声的薄膜。这种薄膜取自竹子或芦苇的茎中。 |
寒笛 | hán dí1.凄清的笛声。 |
怨笛 | yuàn dí1.哀怨幽咽的笛声。 |
擪笛 | yè dí1.按笛奏曲。 |
胡笛 | hú dí1.即羌笛。五孔。 |
芦笛 | lú dí1.即芦茄。 |
警笛 | jǐng dí(~儿)①警察用于示警的哨子。②发警报的汽笛。 |
铁笛 | tiě dí1.铁制的笛管。相传隐者﹑高士善吹此笛﹐笛音响亮非凡。 |
闻笛 | wén dí1.魏晋之间,向秀与嵇康﹑吕安友善,康安为司马昭所杀,秀经嵇康山阳旧居,闻邻人笛声,感怀亡友,作《思旧赋》。后因以"闻笛"为悼念故人之词。 |
叉手笛 | chā shǒu dí1.古乐器名。又称叉手管。因演奏者执笛状如拱手,故名。宋初称拱辰管,属鼓吹部。 |
柯亭笛 | kē tíng dí1.传为汉蔡邕用柯亭竹所制的笛子。后泛指美笛。也比喻良才。 |
桓郎笛 | huán láng/làng dí1.《晋书.桓伊传》载,桓伊为江州刺史,善吹笛,独擅江左。谢安位显功盛,为人所谗,孝武帝疑之。会帝召伊饮宴,安侍坐。帝命伊吹笛,吹一弄后,伊请弹筝,而歌《怨诗》曰:"为君既不易,为臣良独难,忠信事不显,乃有见疑患。"声节慷慨。安泣下沾衿,乃越席捋其须曰:"使君于此不凡!"帝甚有愧色。后因以"桓郎笛"为巧用乐曲传达心曲的典故。 |
邀笛步 | yāo dí bù1.古迹名。旧名萧家渡,在上元县东南青溪桥右侧。今为南京市江宁县地。晋桓伊善乐,为江左第一,有蔡邕柯亭笛,常自吹之。王徽之赴召京师,舟泊青溪侧,与伊不相识,令人谓之曰:"闻君善吹笛,试为我一奏。"伊为作三调,弄毕,便去,客主不交一言。后名其地为"邀笛步"。参阅宋张敦颐《六朝事迹编类》。 |
邻人笛 | lín rén dí1.同"邻笛"。 |
鼓笛曲 | gǔ dí qū/qǔ1.乐曲名。 |
笙箫管笛 | shēng xiāo guǎn dí1.泛指吹奏乐器。 |
山阳闻笛 | shān yáng wén dí比喻沉痛怀念故友。 |
长笛邻家 | cháng dí lín jiā1.晋向秀《思旧赋序》﹕"邻人有吹笛者﹐发声寥亮。追思曩昔游宴之好﹐感音而叹﹐故作赋云。"后用"长笛邻家"为感旧兴怀之典。 |
笛的解释
dí
管乐器名,通常是竹制的,有八孔,横着吹奏:笛子。长笛。短笛。笛膜。
响声尖锐的发音器:汽笛。警笛。
笔画数:11;
部首:竹;
笔顺编号:31431425121
笛字开头的组词
笛字在中间的组词
笛字结尾的组词
笛的组词(以笛结尾)有:
山阳笛
长笛
风笛
鸣笛
鼓笛
鼻笛
一笛
义嘴笛
义觜笛
凤笛
叉手笛
口笛
号笛
向笛
早霞短笛
朗笛
村笛
柯亭笛
柯笛
柳笛
桓伊笛
桓郎笛
梅花笛
棚车鼓笛
横笛
樵笛
武溪笛
气笛
汽笛
渔笛
牛笛
牛背笛
牧笛
玉笛
短笛
竹笛
笙箫管笛
笳笛
箫笛
羌笛
吹笛
品笛
品箫弄笛
哨笛
寒笛
山阳闻笛
怨笛
悲邻笛
擪笛
胡笛
腰笛
芦笛
蕲笛
警笛
调笛
邻人笛
邻家吹笛
邻家笛
邻笛
邻舍笛
铁笛
闻笛
陇笛
雅笛
霜笛
鱼笛
鹤骨笛
鹰笛
龙笛
。
笛字二字组词
笛的组词(二字词语)有:
长笛
风笛
鸣笛
鼓笛
鼻笛
一笛
凤笛
口笛
号笛
向笛
朗笛
村笛
柯笛
柳笛
横笛
樵笛
气笛
汽笛
渔笛
牛笛
牧笛
玉笛
短笛
竹笛
笛子
笛工
笛床
笛律
笛材
笛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