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的组词

媵侍 yìng shì1.妾和婢。 2.指陪嫁者和近侍。
姬侍 jī shì1.侍妾。
侍中 shì zhōng1.古代职官名。秦始置,两汉沿置,为正规官职外的加官之一。因侍从皇帝左右,出入宫廷,与闻朝政,逐渐变为亲信贵重之职。晋以后,曾相当于宰相。隋因避讳改称纳言,又称侍内。唐复称,为门下省长官,乃宰相之职。北宋犹存其名,南宋废。
侍从 shì cóng/zòng1.随侍帝王或尊长左右。 2.随从伺候之人。 3.宋代称翰林学士﹑给事中﹑六尚书﹑侍郎为侍从。
侍女 shì nǚ/rǔ1.古代宫中侍奉君王后妃的女子。 2.婢女;女仆。 3.旧指从事服务工作的女子。
侍役 shì yì1.旧时在餐室﹑旅社﹑公馆等场所伺候人的仆役。
侍投 shì tóu1.谓投壶时在旁侍候。
侍朝 shì zhāo/cháo1.侍立朝堂。
侍游 shì yóu1.陪从帝王出游。南朝宋颜延之有《车驾幸京口侍游蒜山作》﹑《车驾幸京口三月三日侍游曲阿后湖作》诗。
侍班 shì bān1.古代臣下轮流在宫内或行在所随侍君王,记事﹑记注起居,或处理其他事务,称侍班,即入直。
侍疾 shì jí1.侍候﹑陪伴﹑护理患者。
侍直 shì zhí1.在宫廷内伺候听命或宿夜值班。 2.犹言在宫廷内做官任职。 3.旧指官署中当班值勤人员。
侍膳 shì shàn1.陪从尊长用膳。
侍面 shì miàn1.犹言侍教于尊前。旧时书信中的敬语。
侍饮 shì yǐn/yìn1.侍候﹑陪从尊长宴饮。
僚侍 liáo shì1.侍臣。
卫侍 wèi shì1.保卫侍奉。
欢侍 huān shì1.承欢侍奉。
监侍 jiān/jiàn shì1.监护陪从。
给侍 gěi/jǐ shì1.服事;侍奉。
娱侍 yú shì1.陪伴侍候使之欢乐。
御侍 yù shì1.帝王侍从。
扈侍 hù shì1.随侍帝王。
词侍 cí shì1.犹词士。
阉侍 yān shì1.被阉割过的奴仆。
重侍下 zhòng/chóng shì xià1.指祖父母存在之日。
伏猎侍郎 fú liè shì láng/làng1.指唐户部侍郎萧炅。因其曾将"伏腊"读为"伏猎",故被讥为"伏猎侍郎"。《旧唐书.严挺之传》:"客次有《礼记》﹐萧炅读之曰:'蒸尝伏猎。'炅早从官﹐无学术﹐不识'伏腊'之意﹐误读之。挺之戏问﹐炅对如初。挺之白九龄曰:'省中岂有伏猎侍郎?'"《续资治通鉴.宋哲宗元佑三年》:"昔唐省中有'伏猎侍郎'﹐为严挺之所讥而罢。"后世以"伏猎侍郎"泛指不学无术的人。
侍讲学士 shì jiǎng xué shì1.官名。唐始设,初属集贤殿书院,职司撰集文章﹑校理经籍。宋时由他官之有文学者兼任,如邢昺以国子祭酒为侍讲学士。属翰林学士院。元明清翰林院均置此职,讲论文史,甚为清显。
门下侍郞 mén xià shì láng1.官名。秦汉时称黄门侍郎,君主近侍官。唐天宝改称门下侍郎,为门下省长官侍中之副。唐宋时多以此官同平章事为宰相之称。元以后不设。
鸾台侍郞 luán tái/tāi shì láng1.即门下侍郎。

侍的解释


shì
伺候,在旁边陪着:服侍。侍立。侍者(侍奉左右的人)。侍从。侍读(给帝王讲学的人)。侍坐。侍役(仆人)。

笔画数:8;
部首:亻;
笔顺编号:32121124


侍字开头的组词

侍字在中间的组词

侍字结尾的组词

侍字二字组词

侍字三字组词

侍字四字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