丸的组词

捶丸 chuí wán也称“步击”。古代球类游戏之一。在旷地上画出一尺见方为球基,离球基数十至百步远处,作若干球窝(穴),旁树彩旗。游戏者轮流持下端弯曲的木棍从球基击球入球窝而决胜负。似今高尔夫球。流行于宋、元、明朝年间。由步打{{c068}}演化而来。
跳丸 tiào/táo wán也叫“弄丸”。古代杂技节目。战国时已经流行。表演者快速地用两手把若干个丸铃连续抛接,一个在手,多个在空中。当时已有能抛接九个丸铃的技巧。又有抛接剑的,称为“跳剑”,技术高的可抛接七把剑。这类杂技流传至今,成为手技的组成部分。
丸丸 wán wán1.高大挺直貌。《诗·商颂·殷武》:"陟彼景山﹐松柏丸丸。"毛传:"丸丸﹐易直也。"宋司马光《相国魏忠献韩公挽辞》:"如何未黄发﹐垄柏已丸丸。"清纳兰性德《送施尊师归穹窿》诗:"突兀穹窿山﹐丸丸多松柏。"一说﹐圆如车盖貌。 2.一团团。
丸子 wán zǐ1.弹丸。 2.圆粒形的丹药。 3.食品。将鱼﹑肉剁成泥状,加上佐料做成的丸状物。如肉丸子﹑鱼丸子。 4.泛指小球形的物体。
丸擀 wán gǎn1.亦作"丸捍"。 2.古时制墨的一道工序,以抟板揉搓压延墨剂。
双丸 shuāng wán1.两个弹丸。 2.指日月。语出元朱德润《题陈直卿一碧万顷》诗﹕"日月双丸吐﹐江山万古愁。"
泥丸 ní/nì wán1.小泥球。 2.道教语。脑神的别名。道教以人体为小天地,各部分皆赋以神名,称脑神为精根,字泥丸。
抟丸 tuán wán1.见"抟换"。
蜣丸 qiāng wán1.蜣螂所转的粪丸。
诗丸 shī wán1.题有诗的纸团。
送丸 sòng wán1.谓发射弹丸。
避丸 bì wán1.《左传.宣公二年》:"晋灵公不君,厚敛以雕墙;从台上弹人,而观辟丸也。"后以"避丸"为暴君虐民取乐之典。
铜丸 tóng wán1.铜制小球。《汉书.史丹传》﹕"建昭之间﹐元帝被疾﹐不亲政事﹐留好音乐。或置鼙鼓殿下﹐天子自临轩槛上﹐隤铜丸以擿鼓﹐声中严鼓之节。后宫及左右习知音者莫能为。"后用为深谙音律﹐乐技极精之典。 2.比喻清圆的诗句。
金丸 jīn wán1.金制的弹丸。 2.指金黄色的果实。 3.比喻明亮的圆月。
铅丸 qiān/yán wán1.指枪炮的弹丸。
飞丸 fēi wán1.抛掷弹丸。 2.用以射击的弹丸。 3.指抛出的纸丸。
一丸泥 yī wán ní/nì1.一颗泥丸。 2.《东观汉记·隗嚣载记》:"元(王元)请以一丸泥为大王东封函谷关,此万世一时也。"谓函谷关地势险要,易于防守。后用于比喻以极少的力量,可以防守险要的关隘。
丸赤白 wán chì bái1.汉代长安少年谋杀官吏时,以三色弹丸抓阄,得红丸者杀武吏,得黑丸者杀文吏,得白丸者于同伴被杀时主丧事。事见《汉书.酷吏传.尹赏》。后为暗杀官吏的典实。
樟脑丸 zhāng nǎo wán1.又名卫生球﹑卫生丸。用萘制成的球状物。白色,有特殊气味,放在衣物中,能防止虫蛀。
咸丸子 xián wán zǐ1.咸鸭蛋。
大力丸 dà lì wán1.江湖上练武卖艺人推销的一种药丸﹐号称能强健筋骨﹐增强气力。
息肌丸 xī jī wán1.传说中的药物名。谓服之可使体态轻盈,容颜美丽。
探黑丸 tàn hēi wán1.谓古时游侠辈受赇杀文吏。
摇头丸 yáo tóu wán有机化合物,成分是二亚甲基双氧苯丙胺,是冰毒的衍生物,有强烈的兴奋作用,是一种毒品。服用后使人出现幻觉,狂热舞蹈,产生暴力倾向等。过量服用会急性中毒甚至死亡。
蜡丸体 là/zhà wán tǐ/tī/bèn1.极小的楷书。
下坂走丸 xià bǎn zǒu wán从山坡上滚下弹丸。比喻顺势无阻,敏捷而无停滞。
丸散膏丹 wán sàn/sǎn gāo/gào dān1.中药的四种剂型:"丸"指圆粒状的药丸;"散"指研末的药粉;"膏"指外敷的膏药,也指内服煎熬成粘稠的成药;"丹"原指金石药炼制的成药,近代把部分精制的丸﹑散﹑锭等也称为丹。
开心丸儿 kāi xīn wán ér/er宽心丸儿。
弹丸黑子 dàn wán hēi zǐ比喻极小。亦作“弹丸黑志”。
蕞尔弹丸 zuì ěr dàn wán蕞尔:小的样子;弹丸:比喻地方很小。形容极小。

丸的解释


wán
小而圆的东西:弹(d刵 )丸。肉丸儿。
专指“药丸”:丸散膏丹。丸药。
量词,用于丸药:吃两丸儿。

笔画数:3;
部首:丿;
笔顺编号:354


丸字开头的组词

丸字在中间的组词

丸字结尾的组词

丸字二字组词

丸字三字组词

丸字四字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