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的组词

龅牙 bāo yá1.突露在嘴唇外的牙齿。亦指人牙齿突露于唇外。
倨牙 jù yá1.曲牙。
正牙 zhèng yá1.同"正衙"。
牙围 yá wéi1.车牙的粗围。
牙拨 yá bō1.弦乐器的拨弦用具。多用象牙或骨﹑角制成,故名。
牙枣 yá zǎo1.枣的一种。其形尖长似牙。
牙税 yá shuì1.牙契税。 2.向牙商征收的捐税。
牙签 yá qiān1.系在书卷上作为标识,以便翻检的牙骨等制成的签牌。 2.指书籍。 3.报路程用的驿签。 4.用以剔除牙缝残留食物的细签。 5.牙或骨制的扣签。 6.旧时官府用以传令拘捕犯人的签牌。
牙色 yá sè/shǎi1.与象牙相似的淡黄颜色。
牙阖 yá hé1.衙署。
嚼牙 jiáo/jué/jiào yá1.犹嚼舌。搬弄是非;胡扯。
夔牙 kuí yá1.舜时乐官夔与春秋时精于琴艺者伯牙的并称。借指精通音乐的人。
廊牙 láng yá1.廊檐下象牙齿般的装饰。
钟牙 zhōng yá1.钟子期﹑俞伯牙的并称。
青牙 qīng yá1.草木的嫩芽。 2.指青气﹔青光。
驻牙 zhù yá1.将帅或方面大员驻扎﹑统辖某地。牙,牙旗。
姜子牙 jiāng zǐ yá小说《封神演义》中人物。又称“姜太公”。名尚,传封于吕,又称“吕尚”。曾在昆仑山学道,后奉师傅之命下山辅佐周室。八十岁时被周文王访得,拜为丞相。后助武王起兵伐纣,统率许多道术之士,与纣王斗智、斗法、斗力,终于完成灭商兴周的大业。最后奉命发榜封神。
伯牙琴 bó yá qín1.相传伯牙操琴,琴声高妙,唯钟子期知音。子期死,知音难觅,伯牙遂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见《吕氏春秋.本味》。后因以"伯牙琴"用为痛悼知音惜其难遇之典。 2.喻指能奏出妙曲的琴。
月牙泉 yuè yá quán甘肃河西走廊干旱区天然奇观。在敦煌以南鸣沙山北麓。南北长100米,东北宽约25米,形似弯月。最深处5米。受当地独特地理条件影响,南、西、北三面为沙垅环抱而不被沙埋,蒸发量极大而常年不涸。
狼牙棍 láng yá gùn/hùn1.即狼牙棒。
嚼牙龈 jiáo/jué/jiào yá yín/kěn1.同"嚼牙"。
拾牙慧 shí/shè yá huì1.见"拾人牙慧"。
西班牙 xī bān yá西南欧国家。位于伊比利亚半岛。临地中海和大西洋。面积50.48万平方千米。人口3914万(1994年)。首都马德里。地形以高原为主。大部分地区为地中海气候。经济较发达。工业体系较完整。农产中油橄榄、柑橘和葡萄产量居世界前列。旅游业在经济中占重要地位。
咬定牙关 yǎo dìng yá guān形容下定决心,坚忍不拔。
拾人牙慧 shí rén yá huì拾:捡取;牙慧:指别人说过的话。比喻拾取别人的一言半语当作自己的话。
虎口拔牙 hǔ kǒu bá yá从老虎嘴里拔牙。比喻做十分危险的事情。
伯牙绝弦 bó yá jué xián牙:伯牙。钟子期死后,伯牙从此不弹琴。比喻知音的难遇。
傞牙倈嘴 suō yá lái zuǐ1.犹言龇牙咧嘴。
犬牙相错 quǎn yá xiāng cuò错:交叉,错杂。比喻交界线很曲折,象狗牙那样参差不齐。也比喻情况复杂,双方有多种因素参差交错。
敲牙料嘴 qiāo yá liào zuǐ1.犹嗑牙料嘴。斗嘴,耍嘴皮子。料,通"撩"。

牙的解释



齿(古代把大齿称为“牙”,现在“牙”是齿的通称,亦称“牙齿”):牙垢。牙龈。牙碜。牙祭。
像牙齿形状的东西:抽屉牙子。
特指象牙:牙雕。
旧时介绍买卖从中取利的人:牙商。牙行。
姓。

笔画数:4;
部首:牙;
笔顺编号:1523


牙字开头的组词

牙字在中间的组词

牙字结尾的组词

牙字二字组词

牙字三字组词

牙字四字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