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的组词

蜀郡 shǔ jùn1.秦灭古蜀国﹐始置蜀郡。汉仍其旧﹐辖境包有今四川省中部大部分﹐治所在成都。
郡君 jùn jūn1.古代妇女的封号。汉武帝尊王太后母臧儿为平原君,为封郡君之始。唐代封四品官之妻为郡君,母为郡太君。宋徽宗改郡君为淑人﹑硕人﹑令人﹑恭人四等,明唯皇室中之女子仍称郡君,清唯贝勒之女及亲王侧福晋之女称郡君。 2.妓女。
郡府 jùn fǔ1.郡守的官署。
郡望 jùn wàng魏晋隋唐时每郡的显贵世家,为一郡所仰望,故称郡望。如太原王氏、陇西李氏等:士大夫以郡望自矜。
东郡 dōng jùn1.郡名。秦置,汉因之。约当今河南省东北部和山东省西部部分地区。东汉以后,废置无常。 2.泛指京师以东诸郡。 3.特指夷陵郡。唐杜甫《秋日夔府咏怀奉寄郑监李宾客一百韵》:"东郡时题壁,南湖日扣舷。"朱鹤龄注:"夷陵郡,在夔州之东,故曰东郡。"一说,指江陵县。钱谦益注:"江陵,汉旧县,属南郡。史记:江陵,故郡都,西通巴巫,在巴巫之东,故曰东郡。"
关郡 guān jùn1.边关的郡城。
作郡 zuò jùn1.指担任一郡长官,治理地方。
便郡 biàn jùn1.政务清简之郡。
僻郡 pì jùn1.边远的郡。
典郡 diǎn jùn1.主管一郡政事﹐谓任郡守。
旁郡 páng/bàng jùn1.附近的州郡。 2.别的州郡。
恶郡 è/wù/ě/wū jùn1.贫瘠荒远的州郡。
远郡 yuǎn/yuàn jùn1.远方之郡。泛指边远地区。
郡主 jùn zhǔ唐宋太子诸王之女称郡主。明清以亲王之女为郡主。
郡书 jùn shū1.古代史志的一种。记载乡邦耆旧事迹的方志。
郡佐 jùn zuǒ1.郡丞。郡守的佐贰。
郡侯 jùn hóu/hòu1.爵名。晋武帝封羊祜为南城侯,置相,与郡公同,为郡侯之始。历代因之。金之郡侯位在郡王﹑国公﹑郡公之下。元与金同,明以后废。参阅《通典.职官十三》。 2.一郡之长,知府。唐王贞白逸句:"改贯永留乡党额,减租重感郡侯恩。"
郡兵 jùn bīng1.地方武装力量。汉沿秦制置材官于郡国,郡有都尉,佐太守典武职甲卒。中央有南﹑北军。汉武帝时更置八校,隶属于北军。国家有事,则调发郡国之兵。唐代府兵,基本上沿袭秦汉郡兵旧制。参阅《文献通考.兵考》。
郡博 jùn bó1.见"郡博士"。
郡国 jùn guó1.郡和国的并称。汉初,兼采封建及郡县之制,分天下为郡与国。郡直属中央,国分封诸王﹑侯,封王之国称王国,封侯之国称侯国。南北朝仍沿郡﹑国并置之制,至隋始废国存郡。后亦以"郡国"泛指地方行政区划。
郡堺 jùn jiè1.见"郡界"。
郡属 jùn shǔ/zhǔ1.郡守的属员。
郡斋 jùn zhāi1.郡守起居之处。
郡界 jùn jiè1.亦作"郡堺"。 2.谓郡治范围之内。
郡税 jùn shuì1. 由郡确定并由郡的官员征收的税。
郡试 jùn shì1.汉代谓各郡于岁终讲武校猎以简选材勇之士为郡试。
郡门 jùn mén1.郡城之门。
郡马 jùn mǎ封建时代对郡主丈夫的称谓。
阃郡 kǔn jùn1.指将帅与郡守。
股肱郡 gǔ gōng jùn1.指起拱卫京师作用的要地。

郡的解释


jùn
古代行政区域,中国秦代以前比县小,从秦代起比县大:郡县。秦分天下为三十六郡。

笔画数:9;
部首:阝;
笔顺编号:511325152


郡字开头的组词

郡字在中间的组词

郡的组词(郡字在中间)有: 三鹿郡公 内郡国 吴郡星郎 汲郡古文

郡字结尾的组词

郡字二字组词

郡字三字组词

郡的组词(三字词语)有: 乞乡郡 内郡国 双头郡 股肱郡 腹居郡 郡博士 郡县制 郡邸狱

郡字四字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