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的组词

青蛇 qīng shé1.亦作"青虵"。 2.青色的蛇。 3.古宝剑名。亦泛指剑。
毒蛇 dú/dài shé有毒的蛇,头部多为三角形,有毒腺,能分泌毒液。毒蛇咬人或动物时,毒液从毒牙流出使被咬的人或动物中毒。蝮蛇、白花蛇等就是毒蛇。毒液可供医药用。
玄蛇 xuán shé1.一种大蟒。
疑蛇 yí/nǐ shé1.汉应劭《风俗通.怪神.世间多有见怪惊怖以自伤者》载﹐杜宣饮于上司应郴家﹐"北壁有悬赤弩﹐照于杯中﹐其形如蛇"。杜甚恶之﹐但不敢不饮。回家即病﹐久治不愈。应知之﹐即招杜"于故处设酒﹐杯中故复有蛇"。经应说明﹐杜意遂释﹐病顿愈。亦见《晋书.乐广传》﹐谓乐宴客事。后以"疑蛇"谓因疑虑而引起的误解。
斗蛇 dǒu/dòu shé1.典出《左传.庄公十四年》:"初,内蛇与外蛇斗于郑南门中,内蛇死。六年而厉公入。"后遂以"斗蛇"喻国家内乱。
蛇委 shé wěi1.绵延曲折貌。 2.从容自得貌。
蛇山 shé shān在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城中,和汉阳龟山夹江相对,形势险要。由黄鹄山、殷家山、黄龙山、高观山、大观山、棋盘山、西山等七山组成。有黄鹤楼、胜象宝塔、岳飞亭、陈友谅墓、长春观、涌月台、黄兴铜像等名胜古迹。为武汉游览胜地。
蛇巫 shé wū1.神话中的山名。
蛇皮 shé pí1.亦作"虵皮"。 2.蛇的皮。 3.特指蛇蜕下的蚹。
蛇管 shé guǎn1.弯卷成螺旋的管子或管子系统。2.在蒸馏中用的螺旋式冷凝集管。
蛇茄 shé qié/jiā1. 一种茄子,果实为长圆柱形,末端卷曲。
蛇蟺 shé shàn1.亦作"虵蟺"。 2.蛇和黄鳝。
蛇行 shé xíng/háng1.亦作"虵行"。 2.像蛇一样伏地爬行。 3.像蛇一样蜿蜒曲折地前进。
蛇阵 shé zhèn1.本指古代一种阵法。又称一字长蛇阵。比喻长的队伍。
蝉蛇 chán shé1.鳝鱼。蝉﹐通"鳝"。
长蛇 cháng shé亦作“长虵”。1.古代传说中的一种蛇名。2.泛指大蛇。3.喻指贪残凶暴者。4.古杂戏的一种。5.指 长江 。
画蛇足 huà shé zú1.同"画蛇添足"。
呷蛇龟 xiā shé龟1.龟的一种,能吃蛇。又名摄龟。
蛇医母 shé yī mǔ1.即蛇舅母。
蛇添足 shé tiān zú1.犹蛇足。
蛇皮癣 shé pí xuǎn1.病名。因患部皮肤如蛇皮或鱼鳞状﹐故称。症状为皮肤成灰色﹐干燥粗糙﹐而有鳞屑﹐摸之有刺手感。冬重夏轻﹐病程缠绵。中医认为多因血虚生风﹐皮肤失于濡养而成。治宜养血祛风润燥﹐并用药膏外涂。
蛇皮鼓 shé pí gǔ1.用蛇皮作鼓面的带柄小鼓。两旁各有绳系小椎﹐转动时用以发声。又称拨浪鼓。
握蛇骑虎 wò shé qí hǔ比喻处境极险恶。
斩蛇逐鹿 zhǎn shé zhú lù斩杀蛇,追逐鹿。比喻群雄角逐,争权夺势。
一蛇二首 yī shé èr shǒu首:头。一条蛇长了两个脑袋。比喻朝廷两个人掌权,政令不一,权力分散。也比喻阴险凶恶的人。
春蛇秋蚓 chūn shé qiū yǐn比喻字写得不好,弯弯曲曲,象蚯蚓和蛇爬行的痕迹。
杯弓蛇影 bēi gōng shé yǐng将映在酒杯里的弓影误认为蛇。比喻因疑神疑鬼而引起恐惧。
膝语蛇行 xī yǔ shé xíng跪着说话,伏地而行。极言其畏服。
蛇头蝎尾 shé tóu xiē wěi指蛇蝎之毒。蛇之毒在牙咬,蝎螫毒在尾刺,故称。亦泛指毒害人的东西。
蛇盘绶笥 shé pán shòu sì1.《后汉书.方术传下.许曼》:"桓帝时﹐陇西太守冯绲始拜郡﹐开绶笥﹐有两赤蛇分南北走。绲令曼筮之。卦成﹐曼曰:'三岁之后﹐君当为边将﹐官有东名﹐当东北行三千里。复五年﹐更为大将军﹐南征。'延熹元年﹐绲出为辽东太守﹐讨鲜卑﹐至五年﹐复拜车骑将军﹐击武陵蛮贼﹐皆如占。"后因以"蛇盘绶笥"为带兵远征之典。

蛇的解释


shé
爬行动物,身体细长,体上有鳞,没有四肢。种类很多,有的有毒,有的无毒。以蛙、鼠为食,大蛇亦吞食大的兽类:蛇蜕。蛇行。蛇蝎。蛇足(喻多余无用的事物)。画蛇添足。



〔委(w卛 )蛇〕见“委2”。

笔画数:11;
部首:虫;
笔顺编号:25121444535


蛇字开头的组词

蛇字在中间的组词

蛇字结尾的组词

蛇字二字组词

蛇字三字组词

蛇字四字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