祇的组词
地祇 | dì/de zhǐ/qí1.地神。 |
人祇 | rén zhǐ/qí1.人与神。 |
方祇 | fāng zhǐ/qí1.指大地。 2.指地神。 |
明祇 | míng zhǐ/qí1.泛指神明。 |
柔祇 | róu zhǐ/qí1.地的别称。祇,地神。古人谓地道阴柔,故称。 |
玄祇 | xuán zhǐ/qí1.犹神祇。指天神﹑地祇。 |
祇悔 | zhǐ/qí huǐ1.大悔。 |
祇林 | zhǐ/qí lín1.即祇园。 |
祇树 | zhǐ/qí shù1.指祇园。祇陀太子所置之园林。后借称佛寺。 |
祇苑 | zhǐ/qí yuàn1.即祇园。 |
祇陀 | zhǐ/qí tuó1.佛教语。梵文Jeta的音译。意译胜。相传为舍卫国波斯匿王太子名。唐慧琳《一切经音义》卷十:"正梵音云'誓多'。此译为胜。波斯匿王所治城也。太子亦名胜。"后人用以泛指佛寺。 |
百祇 | bǎi qí1.众神。 |
皇祇 | huáng zhǐ/qí1.地神。也称地祇。 2.天神与地神的并称。 |
神祇 | shén zhǐ/qí1.天神与地神。 2.谓司中﹑司命﹑风师﹑雨师。 3.泛指神灵。 |
素祇 | sù zhǐ/qí1.蛇神白帝之别称。 |
川祇 | chuān zhǐ/qí1.河神。 |
阴祇 | yīn zhǐ/qí1.地神。 |
雨祇 | yǔ/yù zhǐ/qí1.司雨之神。 |
颂祇 | sòng zhǐ/qí1.用歌颂的方式祭祀地神。 |
僧祇户 | sēng zhǐ/qí hù1.北魏僧官管辖的民户。僧祇户除向僧官输粟外,不向官府供输赋役。北周武帝消灭寺院,这些人户改为一般编户。 |
僧祇支 | sēng zhǐ/qí zhī1.即僧却崎。 |
僧祇谷 | sēng zhǐ/qí gǔ/gǔ/yù1.即僧祇粟。 |
先神祇 | xiān shén zhǐ/qí1.祖宗的神灵。 |
祇树园 | zhǐ/qí shù yuán1.即祇园。 |
祇树林 | zhǐ/qí shù lín1.指祇园。 |
皇地祇 | huáng dì/de zhǐ/qí1.对地神的尊称。 |
地祇坛 | dì/de zhǐ/qí tán1.地坛。 |
一路神祇 | yī lù shén qí指同伙的人。意含讥讽。 |
祇园精舍 | zhǐ/qí yuán jīng shè/shě1.亦作"祇洹精舍"。 2."祇树给孤独园"的简称。印度佛教圣地之一。 3.泛指修行精舍。 |
阿僧祇劫 | ā sēng qí jié1.佛教语。谓无数极长之时节。 |
祇的解释
zhǐ
同“只2”。
祇
qí
古代称地神。
笔画数:8;
部首:礻;
笔顺编号:45243515
祇字开头的组词
祇字在中间的组词
祇字结尾的组词
祇的组词(以祇结尾)有:
土祇
地祇
一路神祇
三祇
人祇
僧祇
先神祇
后祇
方祇
明祇
柔祇
水祇
灵祇
玄祇
登祇
百祇
皇地祇
皇祇
神祇
穹祇
素祇
山祇
岳祇
川祇
苍祇
金祇
阴祇
阿僧祇
雨祇
青祇
颂祇
黄祇
。
祇字二字组词
祇的组词(二字词语)有:
土祇
地祇
三祇
人祇
僧祇
后祇
方祇
明祇
柔祇
水祇
灵祇
玄祇
登祇
祇令
祇园
祇夜
祇悔
祇林
祇树
祇洹
祇苑
祇陀
百祇
皇祇
神祇
穹祇
素祇
山祇
岳祇
川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