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的组词

尔等 ěr děng1.你们。
八等 bā děng1.八类。 2.八个等级。
减等 jiǎn děng1.减轻已判罪的等级。 2.降低官阶。
立等 lì děng①稍等一会儿:~可取。②立刻等着(办):~回信。
等人 děng rén1.合格的应募人员。
等侪 děng chái1.同类;同辈。
等杀 děng shā1.等差。 2.谓降低等级。
等由 děng yóu1.旧时公文用语。各种事由之义。凡叙述平行官署的来文到末了﹐常用"等由"二字以终结。
等竞 děng jìng1.仿效争胜。
等辈 děng bèi1.同僚;同辈。 2.此辈;这一类人。
等阵 děng zhèn1.犹言等一会。指此后不久的时间。
等齐 děng qí1.平等;齐等。 2.约齐﹐整齐。
絶等 jué děng1.超越侪辈。
异等 yì děng1.不同等级。 2.超出一般;特等。 3.指德才特出的人。
恒等 héng děng1.完全相等的:产生或实现同一的——主要指逻辑命题和数学的方程与演算所表示、产生或实现的方面。
户等 hù děng1.古代政府将民户按资产多寡分为不同等级以征收赋税。汉代按财产比例向商人﹑手工业者,征赋税,北魏献文帝天安﹑皇兴年间,将民户分为三等九品,按户等征税,后废;北齐再施行。唐高祖武德六年定天下户为三等,武德九年,又改为九等。宋太祖建隆中,定民户为九等,上四等按等出税,其馀五等蠲免,实际仅五等;宋仁宗至和时,遂行五则法,按资产多寡分为五等。元代分三等九甲,主要实施于中原地区。明代按职业分民户﹑军户﹑匠户三等,但不作为征税的标准。后遂废止。参阅《史记.平准书》﹑《魏书.食货志》﹑《宋史.食货
下等人 xià děng rén1.品性不好的人。 2.地位卑下的人。
二等舱 èr děng cāng1. 高于三等或经济座,低于头等舱的舱位。
玉等子 yù děng zǐ1.鉴定玉质等级的标准玉。
等身书 děng shēn shū1.《宋史.贾黄中传》:"黄中幼聪悟﹐方五岁﹐玭每旦令正立﹐展书卷比之﹐谓之'等身书'﹐课其诵读。"玭为贾黄中父。"等身书"本谓与身高相等的一段卷子﹐后人遂指叠起来与身高相等的书籍﹐形容读书之多。清周亮工《盛此公传》:"此公(盛此公)年十数龄,即能读等身书。"后以"著作等身"形容着书之多,亦本此。
等闲间 děng xián jiān/jiàn1.随便;无意中。
高等动物 gāo děng dòng wù在动物学中,一般指身体结构复杂、组织和器官分化显著并具有脊椎的动物。但在脊椎动物中,对鱼类而言,称四足类(包括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为高等动物;对两栖类以下的无羊膜动物而言,则称爬行类以上的羊膜动物为高等动物;对爬行类以下的变温动物而言,则称鸟类和哺乳类恒温动物为高等动物。更狭义的专指哺乳类为高等动物。
三六九等 sān liù jiǔ děng指等级和类别多,有种种差别。
上下有等 shàng xià yǒu děng指等级区别。
同等对待 tóng děng duì dài同等看待,等同对待。
等价连城 děng jià lián chéng同样价值连城。比喻同样贵重。
等闲之辈 děng xián zhī bèi等闲:寻常,一般。无足轻重的寻常人。
等闲人物 děng xián rén wù等闲:寻常,平常。指普通人。
等闲视之 děng xián shì zhī等闲:寻常,一般。把它看成平常的事,不预重视。
学不躐等 xué bù liè děng躐:逾越。学习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不能越级而进。

等的解释


děng
古代指顿齐竹简(书)。
数量、程度相同,或地位一般高:相等。平等。等于。等同。等值。等量齐观。
表示数量或程度的级别:等级。等次。等第。等而下之。
特指台阶的级。
种,类:这等事。
表示同一辈份的多数人:我等。尔等。
表示列举未尽,或用于列举煞尾:北京、上海等地。
候,待:等候。等待。
待到:等我写完。
同“戥”。

笔画数:12;
部首:竹;
笔顺编号:314314121124


等字开头的组词

等字在中间的组词

等字结尾的组词

等字二字组词

等字三字组词

等字四字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