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的组词

头食 tóu/tou shí1.宴席时的头道食品。(1)指汤饼。一种面食。宋王辟之《渑水燕谈录.杂录》:"士大夫筵馔,率以?饦,或在水饭之前。予近预河中府蒲左丞会,初坐即食罨生?饦。予惊问之。蒲笑曰:'世谓?饦为头食,宜为群品之先可知矣。'"(2)指一种粉羹。宋彭乘《续墨客挥犀.头食》:"会宾客于馆,庖人荐粉。有客即席而问曰:'此味宴会将终方食,谓之头食何也?'或对曰:'本朝太祖皇帝时每内宴,常先令进此味,故目之。'" 2.初次喂食。
行食 xíng/háng shí1.游食,闲游放荡而食。 2.递送饮食。 3.谓借活动以消化食物。
食宿 shí sù/xiǔ/xiù1.吃饭与住宿。亦泛指生活。
食母 shí mǔ1.谓守道,用道。
食邑 shí yì1.靠封邑租税生活。 2.指古代君主赐予臣下作为世禄的封地。 3.唐宋时亦作为一种赐予宗室和高级官员的荣誉性加衔。
乳食 rǔ shí1.以奶为食物;吃奶。 2.乳制食品。 3.奶水。
火食 huǒ shí1.谓吃熟食。 2.指煮熟的食物,人间烟火食。 3.举火煮饭。 4.伙食,日常饭食。
疏食 shū shí1.亦作"?食"。 2.粗粝的饭食﹐糙米饭。 3.引申为素食。 4.泛指瓜果。疏﹐通"蔬"。 5.蔬菜和谷类。疏﹐通"蔬"。
糇食 hóu shí1.糇粮。
贪食 tān shí1.贪吃,贪嘴。 2.指贪图。 3.贪图俸禄。
锄食 chú shí1.靠耕种为食。
颊食 jiá shí1.谓暴食而致病。
食养 shí yǎng1.供给生活所需。
食德 shí dé1.谓享受先人的德泽。语本《易.讼》:"六三,食旧德。"
食租 shí zū1.享用所管辖地区或封邑的赋税。 2.指地主收取田租剥削农民而生活。
食职 shí zhí1.靠职务所得而生活。
食肉 shí ròu1.吃鸟兽的肉。 2.专指吃荤食。 3.谓做高官,封侯。语出《左传.庄公十年》:"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杜预注:"肉食﹐在位者。"
廊下食 láng xià shí1.即廊餐。
食无鱼 shí wú yú1.《战国策.齐策四》:"齐人有冯谖者,贫乏不能自存,使人属孟尝君,愿寄食门下……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居有顷,倚柱弹其剑,歌曰:'长铗归来乎!食无鱼。'"后遂以"食无鱼"为待客不丰或不受重视﹑生活贫苦的典故。
食蓼虫 shí liǎo/lù chóng1.以苦蓼为食的虫。
宵衣旰食 xiāo yī gàn shí宵:夜间;衣:穿衣;旰:天已晚。天不亮就穿起衣来,时间晚了才吃饭。形容为处理国事而辛勤地工作。
耳食之言 ěr shí zhī yán耳食:耳朵吃饭。指没有确凿的根据,未经思考分析的传闻。
饮水食菽 yǐn shuǐ shí shū形容生活清苦。同“饮水啜菽”。
一瓜共食 yī guā gòng shí与将士同吃一个瓜。指与将士同甘共苦。
不食周粟 bù shí zhōu sù粟:小米,泛指粮食。本指伯夷、叔齐于商亡后不吃周粟而死。比喻忠诚坚定,不因生计艰难而为敌方工作。
箪食与饿 dān sì yǔ è与:给与。用箪盛饭给与饥饿的人。
缺衣无食 quē yī wú shí缺乏衣食。形容非常贫困。
少衣缺食 shǎo yī quē shí缺乏衣食。比喻贫困。
攻苦食俭 gōng kǔ shí jiǎn犹攻苦食淡。形容刻苦自励。
解骖推食 jiě cān tuī shí解骖:解下车旁的马;推食:送上食物。解下车旁的马匹,换取食物送给人。指以财物救人之急。

食的解释


shí
吃:食肉。食欲。
吃的东西:食品。粮食。零食。丰衣足食。
俸禄:“君子谋道不谋食”。
日月亏缺或完全不见的现象:日食。月食。



拿东西给人吃:食母(乳母)。



用于人名:郦食其(j?)(中国汉代人)。

笔画数:9;
部首:飠;
笔顺编号:344511534


食字开头的组词

食字在中间的组词

食字结尾的组词

食字二字组词

食字三字组词

食字四字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