誓的组词

誓墓 shì mù1.《晋书.王羲之传》﹕"时骠骑将军王述少有名誉﹐与羲之齐名﹐而羲之甚轻之﹐由是情好不协……述后检察会稽郡﹐辩其刑政﹐主者疲于简对。羲之深耻之﹐遂称病去郡﹐于父母墓前自誓。"后因以"誓墓"称去官归隐。
赌誓 dǔ shì1.犹言赌咒发誓。
六誓 liù/lù shì1.《尚书》中六篇誓文的总称。
典誓 diǎn shì1.《尚书》中《尧典》﹑《汤誓》等篇的并称。泛指其中典谟训诰誓命一类的文章。
盟誓 méng shì①即“盟约”。②起誓;发誓:举手盟誓。
打誓 dǎ/dá shì1.签订誓约。
誓信 shì xìn/shēn1.盟誓﹔盟约。
誓命 shì mìng1.约束警戒之辞。 2.誓志效命。 3.誓和命。《尚书》文体名。
誓惩 shì chěng1.立誓以之为惩戒。
誓江 shì jiāng1.语本《晋书.祖逖传》﹕"﹝祖逖﹞仍将本流徙部曲百余家渡江﹐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后以"誓江"为矢志收复失地﹑安定国家的典故。
誓状 shì zhuàng1.犹今之保证书。
誓盟 shì méng1.立誓订盟。
誓约 shì yuē/yāo立誓时订下的必须信守的条款:将士们坚守誓约,英勇奋战,至死不渝。
誓肌 shì jī1.犹言刻骨铭心。语本《文选.谢朓》﹕"抚臆论报﹐早誓肌骨。"张铣注﹕"铭镂肌骨而不忘。"
誓言 shì yán1.誓师时所说的话。 2.泛指宣誓﹑发誓时说的话。 3.相互约定的话。 4.约誓﹔以言相约。
誓词 shì cí1.亦作"誓辞"。 2.誓言。 3.古代约束告戒将士的言辞。
训誓 xùn shì1.《尚书》六体中的训与誓的并称。训乃教导之词﹐誓则用于军旅。 2.谓训导告诫军旅。
诅誓 zǔ shì1.犹盟誓。
诫誓 jiè shì1.告诫将士的言辞。
质誓 zhì shì1.盟誓。
牙疼誓 yá téng shì1.无关紧要的赌咒。
指天誓心 zhǐ tiān shì xīn对天起誓,表示意志坚定或对人忠诚无欺。
旦旦信誓 dàn dàn xìn shì旦旦:诚恳的样子。指誓言诚恳可信。同“信誓旦旦”。
誓不两立 shì bù liǎng lì誓:发誓。发誓不与敌人并存。指双方仇恨极深,不能同时存在。
誓以皦日 shì yǐ jiǎo rì指誓同生死,亲爱终生。
誓天断发 shì tiān duàn fā断发向天起誓。
誓死不二 shì sǐ bù èr誓死:立下志愿,至死不变。至死也不变心。形容意志坚定专一。
誓泉之讥 shì quán zhī jī1.《左传.隐公元年》载﹕郑共叔段欲袭庄公﹐武姜将开启城门为内应﹐事败﹐庄公"遂置姜氏于城颍﹐而誓之曰﹕'不及黄泉﹐无相见也!'既而悔之。"后以"誓泉之讥"指因对母亲说过绝情誓言而受到的讥刺。
赌咒发誓 dǔ zhòu fā shì庄严地说出表示决心的话或对某事提出保证。
赌誓发愿 dǔ shì fā yuàn犹言赌咒发誓。庄严地说出表示决心的话或对某事提出保证。

誓的解释


shì
当众或共同表示决心,依照说的话实行:誓师。誓词。誓愿。誓死。
表示决心的话:发誓。宣誓。立誓。

笔画数:14;
部首:言;
笔顺编号:12133124111251


誓字开头的组词

誓字在中间的组词

誓字结尾的组词

誓字二字组词

誓字三字组词

誓的组词(三字词语)有: 击楫誓 牙疼誓 大誓愿 誓俭草 黄龙誓

誓字四字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