奴的组词

奴仆 nú pū/pú1.犹奴隶。 2.旧时在主人家从事贱役者的通称。
奴子 nú zǐ1.僮仆;奴仆。
奴胎 nú tāi1.元时对乐户家子女和奴婢的贱称。 2.为奴婢的自称。
酪奴 lào nú1.茶的别名。
阿奴 ā nú1.尊长对卑幼者以及夫妻间的昵称。(1)兄称弟。《晋书.周顗传》:"顗性宽裕而友爱过人,弟嵩尝因酒瞋目谓顗曰:'君才不及弟,何乃横得重名!'以所燃蜡烛投之。顗神色无忤,徐曰:'阿奴火攻,固出下策耳。'"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谢奕作剡令。有一老翁犯法,谢以醇酒罚之,乃至过醉,而犹未已。太傅时年七八岁,着青布绔,在兄?边坐,谏曰:'阿兄,老翁可念,何可作此。'奕于是改容曰:'阿奴欲放去邪?'遂遣之。"清梁章巨《称谓录.兄称弟》:"盖晋世人通称弟为阿奴尔。"(2)父称子。《北史.麦铁
飞奴 fēi nú1.信鸽。
黑奴 hēi nú1.黑人奴隶。亦为欧美殖民主义者对黑种人的蔑称。
狗奴 gǒu nú1.詈词。
大奴 dà nú1.身材高大的奴仆。
奴僇 nú lù1.见"奴戮"。
譂奴 dàn nú1.多嘴多舌的奴仆。
贼奴 zéi nú1.对贼寇﹑仇敌的詈词。
雅奴 yǎ nú1.丫环。雅﹐用同"丫"。
顽奴 wán nú1.愚鲁的奴仆。对仆人的贬称。
骚奴 sāo/sǎo nú1.旧时对北方游牧民的蔑称。
奴产子 nú chǎn zǐ1.奴婢的子女,身份仍为奴。
亡国奴 wáng guó nú指已经亡国或所在国土被侵占、受外国侵略者奴役的人。
农奴制 nóng nú zhì1.以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农民对封建主的依附关系为基础而形成的剥削制度。其基本特点是:农民以奴役性条件从封建主领得份地,世代使用,被束缚在土地上,农民对封建主和封建国家处于人身依附地位,成为农奴。封建主可以惩罚﹑出卖农奴,或没收其财产。封建国家还强迫农奴提供徭役﹑缴纳贡税,农奴毫无政治权利。
北匈奴 běi xiōng nú1.东汉时匈奴分裂为南﹑北二部,汉人对留居漠北的匈奴部族的称谓。
玉腰奴 yù yāo nú1.蝴蝶的别名。
瑞圣奴 ruì shèng nú1.唐明皇给柑取的别名。
用事奴 yòng shì nú1.犹管家。
看财奴 kàn/kān cái nú守财奴。
奴隶主 nú lì/dài zhǔ见“奴隶主阶级”。
奴隶人 nú lì/dài rén1. 奴仆。如:辱于奴隶人之手。——唐·韩愈《杂说》。
念奴娇 niàn nú jiāo①词牌名。因唐代天宝时期著名歌女念奴而得名。双调,一百字,押仄声韵,也有押平声韵的。②曲牌名。南北曲都有。属大石调。字句格律与词牌前半阕相同。南曲用作引子,北曲用在套曲中。
芙奴传 fú nú chuán/zhuàn川剧剧目。原名《苦节传》。取材于清初传奇《琥珀匙》。1955年改编并改现名。叙杭州知府苏冉欲霸占才女陶芙奴为妾,遭拒绝后竟诬陶父为盗入狱,又逼死陶母,罚芙奴为官妓。盲艺人贾连将陶家遭遇写成唱本出售,太湖英雄陈刚见唱本后杀死苏冉,救出芙奴。
黄头奴 huáng tóu/tou nú1.宋人对金人的蔑称。
奴隶贸易 nú lì/dài mào yì指16世纪至19世纪末西方殖民者将非洲黑人大量贩卖到美洲去从事奴隶劳动的活动。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美国殖民者相继参与这种贸易。被贩运到美洲的非洲黑人约1500万人。
奴颜婢色 nú yán bì sè犹言奴颜婢睐。形容低声下气,谄媚奉承的嘴脸。

奴的解释



阶级社会中受压迫、剥削、役使的没有人身自由的人:农奴。奴隶。奴婢(男女奴仆)。奴颜婢膝。奴性。
像对待奴隶那样地:奴役。奴使。
使人甘受奴役地:奴化。
仆主

笔画数:5;
部首:女;
笔顺编号:53154


奴字开头的组词

奴字在中间的组词

奴字结尾的组词

奴字二字组词

奴字三字组词

奴字四字组词